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全國人大代表黨永富:設立耕地質量保護紅線

發布時間:2020-05-28 11:00: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中國環境報:今年兩(liang) 會(hui) 您帶來關(guan) 於(yu) 設立耕地質量保護紅線的建議,前期經過了哪些調研?

  黨(dang) 永富:國家曾提出保有量不少於(yu) 18億(yi) 畝(mu) 的耕地紅線要求,但現在一些地方存在占用優(you) 質耕地、以劣質耕地補充等問題,雖然保住了耕地的數量,耕地質量卻下降了。

  我去年在農(nong) 村調研時,曾與(yu) 數百名農(nong) 村基層幹部座談。當時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村幹部不了解國家保護耕地質量的節肥節藥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我國農(nong) 民保護耕地質量意識不強,對耕地的生態環境價(jia) 值重視程度不夠,有些農(nong) 民隻關(guan) 注土地生產(chan) 率的提高,過量使用生物肥料和化學物質,導致土壤不堪重負,土壤汙染加劇。此外,還存在耕地酸化、沙化、鹽漬化嚴(yan) 重,耕地地力退化嚴(yan) 重等問題。

  因此,有必要在設立耕地數量紅線的基礎上,設立耕地質量紅線,遏製耕地質量退化的趨勢,為(wei) 推動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防治土壤汙染奠定基礎。

  中國環境報:結合當前現狀和問題,在保障耕地質量方麵,您有哪些具體(ti) 建議?

  黨(dang) 永富:要統籌考慮耕地數量、質量、生態3個(ge) 方麵的問題,實現耕地從(cong) 單純保數量向保數量、質量、生態並重轉變,從(cong) “重用輕養(yang) ”的耕地利用方式向“用養(yang) 結合”轉變,從(cong) 一般層麵的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轉變。

  具體(ti) 來說,首先要樹立保護耕地質量的理念。堅持把耕地質量保護作為(wei) 一項基礎性、公益性、長期性的工作,貫穿耕地保護的全過程。明確“質量紅線”的具體(ti) 內(nei) 容和評價(jia) 指標,並且要納入各級政府考核目標,劃定耕地質量保護的硬杠杠,強化耕地質量保護的硬約束,強化地方政府耕地質量保護責任,做到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這樣才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的有效供給。

  其次,要建立耕地質量紅線指標體(ti) 係。明確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管理耕地質量的主體(ti) 責任。根據土壤潛能和水、光熱稟賦,以及科學種植水平、糧食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需求等,逐步建立區域耕地質量宏觀紅線指標。同時,要以食品健康為(wei) 目標,倒推耕地質量的微觀紅線,找出一個(ge) 最小的土壤汙染因素限量值標準指標,滿足持續產(chan) 出質量合格農(nong) 產(chan) 品的要求。

  在此基礎上,全麵開展耕地質量評定工作,並將評定成果應用到農(nong) 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工作中,建立耕地質量保護責任體(ti) 係。

  第三,強化耕地汙染防治管理。在國家層麵劃定耕地“質量紅線”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建立和完善永久基本農(nong) 田管理、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耕地質量調查監測等各項管理製度,出台耕地保護補償(chang) 政策,支持開展耕地質量保護。

  同時,建議把設立耕地“質量紅線”寫(xie) 入國家“十四五”規劃,推動耕地質量保護立法,實現耕地質量管理常態化、法製化和規範化。

  第四,構建支撐耕地質量保護的科技創新體(ti) 係。比如,可以由擁有土壤汙染防治先進技術的企業(ye) 牽頭,把土肥與(yu) 栽培技術集成化融入農(nong) 機作業(ye) ,推廣綠色高產(chan) “過程農(nong) 業(ye) ”係統。

  中國環境報:除了耕地質量外,您在日常工作調研中,覺得地方在土壤汙染防治上還存在哪些不足?對此您有什麽(me) 建議?

  黨(dang) 永富:土壤健康是糧食安全的基礎,土壤汙染防治對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具有重要意義(yi) 。近年來,黨(dang) 和國家高度重視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先後出台了一係列土壤汙染防治政策和措施,頒布實施了《土壤汙染防治法》,為(wei) 推進“淨土保衛戰”提供了法治保障,取得了一定成效。

  比如,河南省西華縣利用先進技術對70萬(wan) 畝(mu) 小麥減肥增效,不但把化肥農(nong) 藥用量降了下來,還提高了作物的品質和產(chan) 能,創造了減肥增效的“西華經驗”。但是,仍有一些地方發生土壤汙染事件,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對土壤汙染防治重視不夠、監管不力,不但影響了糧食產(chan) 量與(yu) 品質,也影響了人們(men) 的生活質量。

  我認為(wei) ,還要繼續加大對《土壤汙染防治法》的宣傳(chuan) 力度,增強全社會(hui) 土壤汙染防治意識。國家相關(guan) 部門可以通過宣傳(chuan) 、調研、檢查等活動,進一步掌握《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這樣可以深化地方政府對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督促地方政府依法科學製定土壤汙染防治發展規劃,有序推進土壤汙染防治工作。

  土壤汙染治理難度大,土壤修複花費時間也比較多,因此,還需要資金和先進技術的支持。建議製定一些有利於(yu) 土壤汙染防治的財政、稅收、價(jia) 格、金融等經濟政策和措施。

  同時,加快對土壤汙染防治新技術新材料的示範推廣,在化肥農(nong) 藥不得不用、有機肥無法完全替代的現實情況下,國家農(nong) 田土壤汙染防治和節肥節藥政策得到有效落實的關(guan) 鍵,在於(yu) 如何利用新技術實現化肥農(nong) 藥的替代與(yu) 減量使用。為(wei) 此,建議麵向全國遴選成熟先進高效的農(nong) 田土壤汙染防治新材料新技術,支持在我國主要農(nong) 業(ye) 省(區)推廣應用,並給予財政上的支持。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