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建議,建立綠色發展企業保障機製 製造業要植入更多的綠色基因

班健 發布時間:2020-05-28 11:00: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我國是製造業(ye) 大國,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但資源環境問題仍較為(wei) 突出。如何引領企業(ye) 走綠色發展之路,激發我國綠色增長的強大動能?深耕製造業(ye) 30多年的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建議建立綠色發展企業(ye) 保障機製,維護綠色製造實體(ti) 企業(ye) 合法權益。建議國家出台相關(guan) 鼓勵和支持政策,從(cong) 資源效率、環境效益、社會(hui) 責任等三個(ge) 維度出發,構建綠色增長價(jia) 值評價(jia) 體(ti) 係,並充分運用好評價(jia) 結果。

  張天任指出,製造業(ye) 是否有綠色基因,對整個(ge) 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都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加快推動形成綠色增長方式,已成為(wei) 中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和戰略選擇。

  國內(nei) 綠色製造標準和評估體(ti) 係基本形成

  事實上,綠色增長已經成為(wei) 全球經濟競爭(zheng) 的製高點,國內(nei) 綠色製造標準和評估體(ti) 係也基本形成,綠色製造體(ti) 係實體(ti) 名單初具規模。比如,工信部印發的《工業(ye) 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包括化工在內(nei) 的六大高耗能行業(ye) 占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由27.8%下降至25%,綠色製造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由5.3萬(wan) 億(yi) 元提高到10萬(wan) 億(yi) 元。從(cong) 2017年8月起,工信部陸續公布了四批的國家綠色製造名單、工業(ye) 產(chan) 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ye) 和部分行業(ye) 的綠色製造標準,包含1402家綠色工廠、1097種綠色設計產(chan) 品、119家綠色園區(已剔除1家-江蘇泰興(xing) 經濟開發區)、90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61家工業(ye) 產(chan) 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ye) ,並相繼發布了原料藥、印染等行業(ye) 綠色發展意見及工業(ye) 節能與(yu) 綠色發展、金融支持縣域工業(ye) 綠色發展等綱領性文件。

  完善綠色製造體(ti) 係,製定政策包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已建成了門類較為(wei) 齊全、結構較為(wei) 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但製造業(ye) 的資源環境問題仍較為(wei) 突出,尚未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階段。那麽(me) ,如何加快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讓製造業(ye) 有更多的綠色基因?張天任建議,要建立綠色發展企業(ye) 保障機製。統籌政府、社會(hui) 、公眾(zhong) 及資本等多方力量,並建立相應的綜合性政策和市場體(ti) 係支撐綠色發展企業(ye) 保障機製。

  首先,應落實製造強國戰略。國家出台相關(guan) 鼓勵和支持政策,構建綠色增長價(jia) 值評價(jia) 體(ti) 係,並充分運用好評價(jia) 結果,引領企業(ye) 走綠色發展之路,激發我國綠色增長的強大動能。

  其次,完善綠色製造體(ti) 係,製定政策要素保障。製定企業(ye) 綠色發展指標體(ti) 係,定期開展認定工作。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推進綠色製造體(ti) 係建設、資源綜合利用、工業(ye) 能效提升與(yu) 清潔生產(chan) 等重點工作,加快研究出台綠色改造提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社會(hui) 監督等重點保障措施。進一步完善汙水處理收費政策體(ti) 係、固體(ti) 廢物處理收費機製、有利於(yu) 節約用水的價(jia) 格機製、節能環保的電價(jia) 機製,鼓勵利用現有的財政稅收政策對經認定的綠色製造體(ti) 係示範項目給予支持,引導綠色金融扶持綠色製造體(ti) 係試點示範項目。

  加快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激發內(nei) 生動力

  此外,設立市場綠色壁壘,加快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在市場和流通等環節,從(cong) 維護國家或地區安全、保障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wei) 、保證產(chan) 品質量等入手,配套綠色製造、綠色設計、綠色產(chan) 品等技術標準、認證製度、技術性貿易措施和檢疫檢測製度,阻擋落後企業(ye) 和產(chan) 品進入市場,倒逼製造業(ye) 綠色轉型升級發展。

  最後,發布綠色發展數據,以此作為(wei) 平衡資源環境價(jia) 格的依據。對綠色製造體(ti) 係實行動態管理、定期更新發布,建立綠色發展企業(ye) 數據庫,動態掌握企業(ye) 發展情況,及時跟蹤指導推進。加強對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綠色發展的研究,從(cong) 采購、裝備、管理等多個(ge) 方麵進行總結與(yu) 完善,持續發揮龍頭帶動、示範作用。把綠色增長潛能納入製造業(ye) 實體(ti) 發展參考指標,重點考量科技、管理和商業(ye) 模式等方麵的創新能力,既要考察發明專(zhuan) 利、行業(ye) 標準、科技投入,又要考察綠色管理體(ti) 係建設與(yu) 全生命周期評價(jia) 係統,還要考察綠色回收體(ti) 係與(yu) 綠色物流體(ti) 係等方麵情況。

  張天任指出,在製造業(ye) 實體(ti) 企業(ye) 中,應發揮價(jia) 格機製的調節利益分配的作用,實現生態環境成本內(nei) 部化,讓汙染者、使用者付出應付的成本,讓保護者、節約者得到合理的收益,進一步激發全社會(hui) 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內(nei) 生動力。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