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力推進中醫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 中西醫匯聚創新
中新網上海5月29日電 (記者 陳靜)新冠肺炎防控中,中醫藥大顯身手,廣受關(guan) 注。記者29日獲悉,上海將全力推進中醫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加強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同時,加強交流合作,推動中醫藥開放發展。同時,上海將致力推進中西醫臨(lin) 床協作、協同攻關(guan) 、匯聚創新。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副主任、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張懷瓊當日表示,上海將推進中醫藥國際標準化;致力把海外中醫中心建設,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和外交發展的“名片”,與(yu) 此同時,上海將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打造中醫藥“上海服務”品牌。
據悉,上海不久前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包括優(you) 化中醫藥服務體(ti) 係、發展中醫藥產(chan) 業(ye)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和創新等七個(ge) 方麵二十五條意見。上海中醫藥大會(hui) 亦於(yu) 5月下旬舉(ju) 行。
當日舉(ju) 行的新聞通氣會(hui) 上,記者了解到,中醫醫聯體(ti) 建設是上海優(you) 化中醫醫療資源布局的一記“重拳”。“上海中醫醫聯體(ti) ”構架為(wei) “4+X”的模式,“4”即為(wei) 上海東(dong) 、南、西、北四大區域中醫醫聯體(ti) 。“X”即為(wei) 係列中醫特色優(you) 勢專(zhuan) 科專(zhuan) 病聯盟。張懷瓊透露,目前由中醫臨(lin) 床重點專(zhuan) 科牽頭的29項專(zhuan) 科專(zhuan) 病聯盟正在建設中。
未來,上海將把中醫藥融入家庭醫生製度建設,在社區推廣一批中醫適宜技術、培養(yang) 一批社區“小名中醫”,讓普通民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中醫絕活。
中醫、西醫做為(wei) 中國衛生事業(ye) 發展的“一體(ti) 兩(liang) 翼”,缺一不可。張懷瓊指出,堅持中西醫並重,須將中醫藥融入衛生與(yu) 健康所有政策,充分釋放其活力潛力。中科院院士陳凱先亦表示,上海是中醫藥與(yu) 西醫藥結合創新的高地。
張懷瓊表示,上海將全麵推進中西醫臨(lin) 床協作和協同攻關(guan) ,力爭(zheng) 在腫瘤、內(nei) 分泌、脊柱病和康複等專(zhuan) 業(ye) 領域形成一批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建設若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中心;在康複領域中,也將更加深入地推廣應用中醫技術方法。
據透露,上海將完善中西醫會(hui) 診製度,推進多學科聯合門診、中醫醫師參與(yu) 西醫病房查房、成立聯合病房等多種形式合作,構建中西醫一體(ti) 化服務模式。
中醫藥事業(ye) 要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強大的人才隊伍支撐。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胡鴻毅告訴記者,該校自上世紀90年代起率先探索中醫藥個(ge) 性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今後,該校將加強國家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基地建設,培養(yang) 造就一批高水平中醫臨(lin) 床人才和中醫藥多學科交叉創新人才。
同時,上海中醫藥大學將推動教育鏈與(yu) 傳(chuan) 承鏈、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緊密結合,推動中醫藥養(yang) 生健康文化進校園,在青少年中種下中醫藥智慧的種子。
這位校長指出,上海將積極探索中西醫結合人才成長規律、明確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yang) 路徑,建立更加完善的西醫學習(xi) 中醫製度,探索建立中西醫融合的全科醫生培養(yang) 模式。
陳凱先告訴記者,近兩(liang) 年,複旦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先後成立中西醫結合研究院。上海將進一步加強中醫藥院校和西醫藥院校的之間的強強聯合,對接上海國家科創中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西醫結合學術成果產(chan) 出高地和國家中西醫結合防治重大疑難疾病研究基地,推進中西醫匯聚創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