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古驛平安:鄉村旅遊“敲開”農民增收門
中新網青海平安5月29日電 題:青海古驛平安:鄉(xiang) 村旅遊“敲開”農(nong) 民增收門
作者魯丹陽
品美食、賞風景、觀民俗、遊景點……29日,青海省海東(dong) 市平安區第四屆鄉(xiang) 村旅遊季在石碑瑞豐(feng) 花海度假村啟動。
三年時間,快60歲的農(nong) 民馬福珍親(qin) 曆了家鄉(xiang) 的變化,參與(yu) 其中的他,錢包也逐年鼓了起來,“我是土生土長的石碑村人,妻子患有殘疾,一家人主要靠我養(yang) 活。現在我在景區打工每個(ge) 月有3200塊,護林員工資每月800塊,去年我們(men) 家脫貧。”
“2017年,我們(men) 從(cong) 農(nong) 家樂(le) 著手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為(wei) 遊客提供場地、炊具等,遊客們(men) 自己動手在鄉(xiang) 野做飯。”石碑瑞豐(feng) 花海度假村董事長馬海龍介紹。
通過不斷發展,目前石碑村已經成為(wei) 一個(ge) 集餐飲、休閑、觀光、娛樂(le) 為(wei)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旅遊度假村。2019年接待遊客12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0餘(yu) 萬(wan) 。
據馬海龍介紹,石碑瑞豐(feng) 花海度假村項目一期共帶動了石碑村、六台村、角加村等5個(ge) 村的脫貧戶30戶81人增收,並通過流轉土地共為(wei) 脫貧戶發放租金26041.5元。年務工人次4800人次,共發放務工工資80萬(wan) 元。
同時,石碑瑞豐(feng) 花海度假村還帶動了周邊8戶農(nong) 戶開辦農(nong) 家樂(le) ,提供就業(ye) 崗位120個(ge) ,月工資不少於(yu) 2000元,每戶年增收10000元。
在平安區,石碑瑞豐(feng) 花海度假村僅(jin) 是鄉(xiang) 村旅遊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位於(yu) 青海省東(dong) 大門的平安區曾是唐蕃古道和"古絲(si) 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驛站。如今,成為(wei) 連接“蘭(lan) 西城市群”發展的核心交通樞紐。
海東(dong) 市平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嚴(yan) 海英介紹,平安區依托豐(feng) 富的旅遊資源優(you) 勢和獨特的區位交通優(you) 勢,大力挖掘古驛文化潛力,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古驛民俗遊、生態遊、文化遊等全域旅遊產(chan) 業(ye) 。石碑、莊科、牙紮、冰嶺山等一批鄉(xiang) 村旅遊扶貧點相繼建成,商貿物流、商品消費、遊客流量達到曆史之最。
在旅遊季啟動儀(yi) 式現場,平安區平安鎮、小峽鎮、石灰窯回族鄉(xiang) 和巴藏溝回族鄉(xiang) 以多種形式宣傳(chuan) 推介本鄉(xiang) 鎮旅遊資源、土特產(chan) 品、美食、文化民俗活動。
“這次我們(men) 帶了熊掌菇、蜂蜜、藜麥、花茶、牛軋糖、金花葵以及鹿茸鹿血等周邊農(nong) 副產(chan) 品,主要想通過旅遊季把我們(men) 鄉(xiang) 鎮的產(chan) 品宣傳(chuan) 出去,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三合鎮黨(dang) 建辦副主任陳雯介紹。
而在當地頗有名氣的河湟刺繡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俞蘭(lan) 也帶著她的刺繡作品來到了活動現場,俞蘭(lan) 表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學習(xi) 河湟刺繡、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曾經賦閑在家的婦女變身“繡娘”,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近幾年,青海省鄉(xiang) 村旅遊蓬勃發展,勢頭迅猛,鄉(xiang) 村旅遊接待點帶動了更多人脫貧致富。2020年,該省力爭(zheng) 鄉(xiang) 村旅遊接待點達到4000家,帶動20萬(wan) 農(nong) 牧民從(cong) 中受益,形成布局合理、業(ye) 態豐(feng) 富、功能完善的休閑農(nong) 牧業(ye) 與(yu) 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新格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