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以詩歌之名 中國詩歌童詩月在浙江蘭溪啟動

奚金燕 發布時間:2020-05-29 19:4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金華5月29日電(記者 奚金燕)詩歌伴童心。29日,記者從(cong) 在浙江蘭(lan) 溪舉(ju) 行的首屆童詩中國(蘭(lan) 溪)論壇雲(yun) 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中國詩歌學會(hui) 決(jue) 定每年的6月為(wei) 中國詩歌童詩月。這也是該學會(hui) 繼倡議每年5月為(wei) 中國詩歌艾青月後,又一次麵向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發起的“全國總動員”。

  中國詩歌教育曆史悠久。儒家經典《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wei) 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又言:“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yu) 《詩》者也”。

  “詩教是中華文化的精粹,是最早最久最獨特的教育方式之一。”中國詩歌學會(hui) 會(hui) 長黃怒波表示,中國詩歌學會(hui) 發起童詩“集結令”,是雲(yun) 聚詩人和孩子之間相互呼應和深情對話的“集結令”,是詩教的秉承和弘揚。

  此外,記者了解到,“童詩中國論壇”永久落戶蘭(lan) 溪。首屆童詩中國(蘭(lan) 溪)論壇將於(yu) 今年9月舉(ju) 行,主題是為(wei) “風起錢塘 韻漾蘭(lan) 江”。論壇前後,還將開展一係列活動,以後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屆。

  作為(wei) 童詩中國(蘭(lan) 溪)論壇主辦方之一,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蔣朗朗介紹,蘭(lan) 溪有著悠久的詩歌土壤。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所著,習(xi) 寫(xie) 詩詞的啟蒙讀物---《笠翁對韻》,已經成為(wei) 詩歌蒙學教科書(shu) ,是最直接的佐證文獻。這是“童詩中國(蘭(lan) 溪)論壇”落戶蘭(lan) 溪的重要原由。

  作為(wei) “錢塘江詩路”重要節點,蘭(lan) 溪有著1300年曆史文化積澱,兩(liang) 宋時被譽為(wei) “天下江南”,明清時是雄冠錢塘江的第一商埠,曆史上範浚、章懋、金履祥、東(dong) 皋心越等名人輩出。

  在中國詩歌史上,從(cong)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的唐末五代畫僧、詩僧貫休,到“地冷易寒食,烽多難禁煙”的明末清初文學家、中國戲曲大師李漁;從(cong) “蘭(lan) 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的鮮活靈動,到“越船一葉蘭(lan) 江上,載得金華一半秋”的氣象萬(wan) 千。千百年來,詩歌,已深深融入蘭(lan) 溪人的血脈,紮根於(yu) 蘭(lan) 溪的山山水水。

  做優(you) 詩路文章,助推大花園建設。據了解,首屆童詩中國(蘭(lan) 溪)論壇,包含童詩中國(蘭(lan) 溪)高峰論壇、優(you) 秀論文征集評選、全國中小學生童詩寫(xie) 作大賽、“笠翁對韻”全國少年兒(er) 童普通話誦讀大賽、“笠翁對韻”童詩寫(xie) 作訓練營、第四屆中外詩學對話活動六大板塊內(nei) 容。

  其中,第四屆中外詩學對話活動將聚集國內(nei) 外知名詩人於(yu) 蘭(lan) 溪,以“中國的《笠翁對韻》與(yu) 美國的《詩的發現》”為(wei) 主題在高校、古城古鎮古村、詩教特色學校等地點組織詩歌創造、作品誦讀和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中外詩歌文化交流。

  一場《中國詩詞大會(hui) 》,凸顯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創新和文化軟實力建設,“童詩論壇”同樣具有這樣的潛質。

  在蘭(lan) 溪市委書(shu) 記陳峰齊看來,童詩中國論壇落戶蘭(lan) 溪,也為(wei) 蘭(lan) 溪文化旅遊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一個(ge) 寶貴的機遇。他表示,將以此為(wei) 契機撬動文旅產(chan) 業(ye) ,結合李漁文化品牌和工業(ye) 遺存開發,做好詩詞文化資源的轉化和再利用的產(chan) 業(ye) 文章,推動蘭(lan) 溪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