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發牌一周年:個人用戶數量未呈現井噴式增長
目前已有的5G場景應用並無特殊優(you) 勢,並未真正與(yu) 個(ge) 人的生產(chan) 生活融合在一起。
6月6日,5G商用牌照發放一周年。一年前,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運營商正式頒發了5G牌照,允許其開展5G商用業(ye) 務。據新京報報道,牌照發放後的一年時間內(nei) ,超過25萬(wan) 座基站構成的全球最大5G網絡已經矗立在神州大地,累計5G套餐用戶接近一億(yi) 戶。
盡管5G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但是5G個(ge) 人用戶數量增速並不明顯。據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中國移動5G套餐用戶數為(wei) 4374.5萬(wan) 戶,中國電信為(wei) 2170萬(wan) 戶,中國聯通未單獨公布5G用戶數。顯然,這一5G用戶數與(yu) 運營商的預期存在較大差距。5G在個(ge) 人領域的裏程碑應用仍然遲遲沒有出現,導致重金投入5G建設和運營的運營商麵臨(lin) 著不小的挑戰。
分析5G個(ge) 人用戶數量未呈現井噴式增長的原因,主要有5G建設處於(yu) 起步階段、產(chan) 業(ye) 鏈不夠完整、個(ge) 人應用場景不多等因素。
首先,5G基站建設僅(jin) 在各個(ge) 大城市展開,預計年底前才能覆蓋到地級市,廣大的縣城和農(nong) 村地區目前並沒有涉及5G基站建設。這樣對於(yu) 用戶來說,5G的覆蓋麵還不夠廣,應用受到限製,使得一些農(nong) 村地區的用戶暫不會(hui) 考慮升級5G套餐。而一些大城市的用戶,也受5G網絡覆蓋麵影響而處於(yu) 觀望狀態。
其次,要讓個(ge) 人升級成為(wei) 5G用戶,最重要的是要帶來更多的場景應用,讓消費者覺得有好處、劃得來。目前已有的5G場景應用並無特殊優(you) 勢,並未真正與(yu) 個(ge) 人的生產(chan) 生活融合在一起。
最後,5G個(ge) 人用戶增加不多,也與(yu) 人們(men) 的收入下降有一定關(guan) 係,特別是疫情影響下一些用戶收入受到影響,客觀導致升級5G和更換手機的需求下降。
可見,目前5G個(ge) 人用戶增加較慢,符合市場規律,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但是,作為(wei) 一個(ge) 新型產(chan) 業(ye) ,5G投資短期給運營商帶來一定的壓力。比如運營商通過降低套餐資費吸引用戶,則會(hui) 增加資金壓力,而如果不降資費,套餐用戶增加更加緩慢,同時在競爭(zheng) 機製下麵臨(lin) 客戶流失風險。
長久來看,5G是信息數據經濟時代的高速公路,產(chan) 業(ye) 發展前景廣闊。5G產(chan) 業(ye) 發展具有前期投資大、需要創新更多產(chan) 品支撐發展的規律。這就需要運營商提前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開拓以5G為(wei) 主的更多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服務的應用場景。同時,還需要全社會(hui) 持續不斷地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動以5G為(wei) 主的信息通信與(yu) 工業(ye) 、交通、能源、農(nong) 業(ye) 等行業(ye) 滲透融合,從(cong) 而帶動整個(ge)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和消費的一個(g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升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水平,讓更多新經濟新模式在5G這條信息高速公路上穩健運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