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北京市屬公園不舉辦線下活動 推13項“雲上端午”文化體驗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電 (記者 於(yu) 立霄)雲(yun) 上觀景、線上講解、科普微課、線上遊戲……端午節期間,北京11家市屬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13項線上端午活動,讓市民線上品端午、聽講解、頌詩歌,共享安康端午節。
根據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要求,今年端午節采取線上方式“雲(yun) ”上過端午。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24日表示,線下相關(guan) 端午活動不再舉(ju) 辦。
節日期間,北京各市屬公園以“和滿京城·奮進九州”為(wei) 主題,開展“雲(yun) 上端午”節日文化體(ti) 驗。
頤和園打造的主力線上互動體(ti) 驗活動“頤和園·說”,將頤和園的端午文化與(yu) 端午習(xi) 俗相結合開展遊戲互動,參與(yu) 者點擊“粽寶寶”答題,可以贏積分、學知識。景山公園通過介紹端午節由來、端午節習(xi) 俗,邀請遊客共度“雲(yun) 上端午”。
天壇公園開展“我們(men) 的節日”雲(yun) 科普活動,采用網絡視頻形式,對端午文化進行生動呈現。導遊員和科普老師講述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追溯祈年殿象征二十八星宿的獨特建築格局,以及龍的圖騰崇拜曆史淵源。
北京各市屬公園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曆史文化內(nei) 涵,線上活動突出食香粽、插艾蒲、佩香囊、賽龍舟、思屈原等傳(chuan) 統元素和非遺展示,引導民眾(zhong) 積極參與(yu) 。
中山公園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推出“佩香囊畫團扇,編彩繩”和“端午與(yu) 藥用植物”兩(liang) 項科普微課,介紹端午民俗文化、植物科普等內(nei) 容。玉淵潭公園在線上講解蘆葦、馬藺、菖蒲、艾嵩、石榴、龍船花等端午植物特色。
頤和園在線上推出“端午舟到”“遊園賞景”文創禮盒,將頤和園的山水畫卷、昆明湖上的“龍舟”等頤和園符號與(yu) 粽子、香囊等端午節傳(chuan) 統民俗相結合。北京植物園開展線上植物“雲(yun) ”科普有獎問答,遊客可在其微信公眾(zhong) 號瀏覽艾草、蜀葵、菖蒲等與(yu) 端午節相關(guan) 的植物知識。
節日期間,在開展線上文化活動的同時,各市屬公園持續實行分時段實名預約,遊客量按照30%承載量限流。入園須提前準備好“北京健康寶”個(ge) 人信息,配合做好體(ti) 溫檢測和健康碼查驗。(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