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疫”後端午:鬆花江畔“粽”香襲城

蒼雁 石洪宇 發布時間:2020-06-24 17: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疫”後端午:鬆花江畔“粽”香襲城

  中新網吉林6月24日電 (蒼雁 石洪宇)鬆花江穿城而過,使得地處東(dong) 北的吉林市在6月末的天氣裏依舊涼爽。“解封”半月餘(yu) ,這座鬆花江畔的城市此刻正浸染在端午的“粽”香裏。

  劉自健留意到,泡在水裏的粽葉開始呈現綠色,並泛起香氣。“有一種香草的味道。”劉自健開始準備淘洗江米,他需要做包粽子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受疫情影響,“00”後的大二學生劉自健已經大半年沒能返回校園。在其城市遭遇疫情後,曾作為(wei) 防疫誌願者的劉自健,始終在一線戰疫。

  “我們(men) 年輕人,召之即來。”劉自健在城市“解封”後,開始期待早日回歸校園。

  端午節即將到來,素有“北國江城”之稱的吉林市,在疫情後更加渴望“端午安康”。

  吉林市下轄的舒蘭(lan) 市5月7日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隨著疫情變化,吉林市比照高風險地區實行提級管控。

  戰疫月餘(yu) ,吉林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6月7日公告,按照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標準,6月7日起吉林市城區風險等級調整為(wei) 低風險。

  對於(yu) 田園社區來說,“解封”尤為(wei) 不易。“我們(men) 社區在6月15日解封,比市區晚了8天。”吉林市豐(feng) 滿區紅旗街道田園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薛曉婉說,田園社區所轄的田園小區一、二期及鴻博禦景花園是疫情的“重災區”:10例確診病例,300多位居民接受集中隔離,萬(wan) 餘(yu) 人居家隔離。

  端午節前的田園社區迎來難得的輕鬆時刻。三三兩(liang) 兩(liang) 的行人自由出入小區,老人們(men) 坐在樹下乘涼,不時聊起家常。“這裏的人都明白今天的這份輕鬆來之不易。”薛曉婉同樣珍惜這份“一起戰鬥”的情義(yi) 。

  目前,社區防疫已進入常態化。52歲的李建民因日前從(cong) 北京返回,正和母親(qin) 居家隔離。他在端午節前收到了網格員於(yu) 賀的一封信,一同放在門口的,還有粽子和五彩葫蘆、五彩繩。在其結束隔離前,生活物資等均由於(yu) 賀負責運送。

  信是這樣寫(xie) 的:感謝你為(wei) 社區居民健康所做出的努力,我們(men) 深知此刻你和家人的生活有諸多不便,在端午佳節到來之時,祝你和家人端午安康。全體(ti) 社區人員和你們(men) 在一起。

  於(yu) 賀說,她送出的五彩葫蘆在端午節裏意為(wei) “百毒不侵”。

  “荷包辟邪,裏麵裝的香草也可以驅蚊蟲,所以買(mai) 荷包的人比較多。”50歲的郭桂玲在吉林市北山公園內(nei) 賣小商品已有兩(liang) 年,往年此時,荷包和五彩繩十分緊俏。

  郭桂玲說,她的生意還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現在人群不能聚集,山上的廟宇也沒有開放,對生意會(hui) 有影響。”郭桂玲表示有“心理準備”,她期望端午後的夏天生意能夠“熱”起來。

  在北山捏麵人的“麵人胡”早在10天前便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氣氛。“端午節裏,捏鳥圖案的遊客比較多。”66歲的胡連財是吉林地區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疫情過後,胡連財在北山山頂再次搭起“麵人攤”。

  “五彩鳥很受歡迎,其預示著鳥兒(er) 吃蟲子,以求健康。”在端午來臨(lin) 前,胡連財已經製作了數百個(ge) 作品。

  “戰疫”結束已有半月,入夏後的鬆花江畔綠柳成蔭,清涼宜人。劉自健吃了粽子後,希望自己和家人都能“端午安康”。他希望這個(ge) 城市亦能如此,眾(zhong) 人皆安。(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