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輔導作業逼瘋家長?別讓情緒主宰家庭教育

發布時間:2020-06-24 17:4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輔導作業(ye) 逼瘋家長?別讓情緒主宰家庭教育

  最近,一段“一人訓孩子、全小區受教育”的視頻,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視頻中一位媽媽深夜狂吼輔導孩子作業(ye) ,響徹整個(ge) 小區。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還有一位媽媽輔導孩子作業(ye) “氣到跳河輕生”。不知從(cong) 何時起,家長輔導孩子作業(ye) “情緒崩潰”屢屢成為(wei) 新聞,輔導作業(ye) 這事兒(er) 儼(yan) 然成為(wei) 社會(hui) 公共話題。《中國青年報》曾報道,某在線調研調查了兩(liang) 萬(wan) 名家長,結果發現,超九成家長曾因輔導作業(ye) “情緒崩潰”,其中,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最大元凶。

  近一年來,我也會(hui) 輔導孩子學一學幼小銜接的知識內(nei) 容,也經常會(hui) 控製不住自己,發點脾氣。冷靜下來理性地想一想,我還是認為(wei) ,父母因孩子作業(ye) 情緒崩潰,隻是對自己缺乏教育智慧、教育策略與(yu) 方法的無奈表達。

  之前有種說法,做父母都是不需要持證上崗的。每個(ge) 父母在孩子誕生後,就不自覺地承擔起了養(yang) 育的責任。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資源也寬裕了,給孩子提供物質生活條件,多數父母並沒有什麽(me) 困難。然而,一旦涉及教育,並不是每個(ge) 父母都有“妙招”,家長們(men) 都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磕磕絆絆中走過。

  拿輔導作業(ye) 來說,低齡兒(er) 童的學習(xi) 習(xi) 慣還沒完全養(yang) 成,更沒有形成係統的邏輯思維能力,自我約束力不夠。家長們(men) 之所以會(hui) 發脾氣,難以控製情緒,除卻個(ge) 人性格問題,還隱含著一種急於(yu) 求成的心態,總覺得給孩子講了一遍道理,他就應該很快理解和接受。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長礙於(yu) 麵子,擔心孩子在學校的成績表現太差,麵子上掛不住,情緒崩潰所傳(chuan) 遞出來的不過是自己內(nei) 心的焦慮。

  事實上,每個(ge) 孩子的接受能力不一樣,家長不過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總覺得孩子連這麽(me) 簡單的問題都搞不懂,就是一個(ge) 字——笨。更何況,自己家的孩子,想發脾氣就發脾氣。不管怎樣,孩子在父母麵前總歸處於(yu) 弱勢的位置,早已深知和父母的強勢直接對抗,並不會(hui) 產(chan) 生什麽(me) 好的結果。於(yu) 是,不少低齡的孩子也學會(hui) 了察言觀色,忍氣吞聲,這給家長產(chan) 生了一種通過發脾氣就可以較快地 “控製局麵”的一種錯覺。

  發脾氣的消極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孩子是父母內(nei) 在的延續和繼承,耳濡目染之下,這種暴躁的脾氣和情緒很容易產(chan) 生代際傳(chuan) 遞,很難保證孩子在未來不使用同樣的辦法來教育下一代。

  很多家長或許都懂得這樣一個(ge) 道理:耐心是家庭教育的前提與(yu) 基礎。然而,懂是一回事,實際行動又是另一回事。即使回到輔導作業(ye) 的“場景”之下,不少家長還是控製不住自己,做父親(qin) 的忍不住,對待兒(er) 子甚至還要動用一些武力。

  對很多家長來說,更應該在輔導孩子做作業(ye) 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性格的短處,轉而不斷修剪自己的暴躁脾氣。

  所幸的是,家長也隻能陪孩子做作業(ye) 一程,到了初高中階段,作業(ye) 的難度會(hui) 超出家長的能力範圍,再加上孩子進入青春期階段的叛逆期,家長想管恐怕也管不了了。還處在作業(ye) 煎熬中的家長們(men) ,不妨學會(hui) 適當地放一放,放棄“孩子應該一講就懂、一學就會(hui) ”的不合理預期,多多提醒自己不必過於(yu) 著急。

  何況,家庭教育所蘊含的內(nei) 容也是複雜、多元的,輔導作業(ye) 隻是家庭教育中很小的部分。家長在陪孩子做作業(ye) 的過程中,還可以多一些心靈上的溝通與(yu) 交流。比如,怎麽(me) 和別人交往和相處、怎樣互相理解和包容,和孩子聊一聊這些“非知識性”的生活智慧。

  胡波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