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農戶成儲戶 資源變資產

鍾自煒 發布時間:2020-07-10 14:12: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排排杉木、十裏蓮塘、陶土資源,近年來,福建南平市通過創新生態銀行機製,整合碎片化、分散化的自然資源,將沉睡的生態資源有效盤活。

  隨著青山變“銀行”、農(nong) 戶變“儲(chu) 戶”,生態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南平也探索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森林覆蓋率78.29%、耕地和林地占全省1/4、林木蓄積量占全省1/3——福建南平有著優(you) 越的生態環境,但由於(yu) 自然資源管理碎片化、分散化,難以獲得好的收益率。

  近年來,南平市創新生態銀行機製,將散落的杉木林、小水塘等自然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合力,探索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明晰水“賬單”,優(you) 質水資源變現

  “所謂生態銀行機製,其實就是借鑒銀行模式,將碎片化的自然資源集中整合‘收儲(chu) ’,並通過規模化整治將之提升成優(you) 質資產(chan) 包,再委托專(zhuan) 業(ye) 運營商對接市場、對接項目,從(cong) 而搭建起資源變資產(chan) 、變資本的轉化平台。”南平市自然資源局局長王衝(chong) 介紹。

  南平市光澤縣位於(yu) 閩江上遊富屯溪源頭,境內(nei) 地表水總量達42.99億(yi) 立方米。“水資源量大質優(you) ,有很大潛力亟待開發。”光澤縣水利局局長陳正文說。

  優(you) 質水資源如何變現?得益於(yu) 2018年探索建立的生態銀行機製,光澤的水首次有了明晰“賬單”。

  “整合資源的前提是摸清生態資源家底,為(wei) 綠水青山定身價(jia) 。”陳正文說,通過生態銀行機製,光澤繪製出全縣水資源“一張圖”,“在這張圖上,除了河流水係,還明確了所有的水庫和礦泉水點及其轉化用途。”

  精確查明資源後,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方向亦得以明晰。光澤縣水利投資有限公司作為(wei) 水生態銀行運營機構,梳理出一批與(yu) 水資源密切相關(guan) 、市場投資效益好、落地實施快的項目,搭建起由分散、零碎的生態資源資產(chan) 向綠色產(chan) 業(ye) 轉化的交易平台。“優(you) 質水資源為(wei) 媒,水資源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在逐步凸顯。”陳正文告訴記者,縣裏引進了浙江一家體(ti) 育產(chan) 業(ye) 公司,正謀劃建設3個(ge) 庫釣基地、5條溪流釣線路基地,計劃通過舉(ju) 辦垂釣賽事等活動打造中國山水垂釣名城……

  林地交托管,林農(nong) 定期得收益

  夏六華是南平市順昌縣水南村村民,丈夫殘疾、兒(er) 女長期在外務工,家中雖有9畝(mu) 杉木幼林卻無力管護。

  2018年12月,順昌縣森林生態銀行開張,依托順昌縣國有林場成立了順昌森林生態運營中心。夏六華作為(wei) 首批“客戶”拿到了“森林存折”——通過與(yu) 運營中心簽訂經營托管協議,今後20年,夏六華每年可以領到3720元;托管期滿後,根據林木價(jia) 值,在扣除管護成本後,她還能拿到六成銷售收益。

  順昌縣擁有林地250萬(wan) 畝(mu) ,占全縣林地麵積76%,但因長期以來管理碎片化、分散化,林農(nong) 變現難、收益低。“借鑒商業(ye) 銀行模式,我們(men) 將分散的林業(ye) 資源集中到森林生態銀行,同時構建以林權交易平台、擔保公司、產(chan) 業(ye) 基金為(wei) 主的林業(ye) 金融服務體(ti) 係。”順昌縣國有林場場長趙剛源介紹。像夏六華這樣,林農(nong) 將手中的林地交給運營中心托管,中心則集中整合碎片化的森林資源,通過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造培育、發展林下經濟等手段,畝(mu) 均蓄積量較一般經營增長50%。

  順昌縣富金農(nong) 林竹木合作社負責人曹光華說,他所在的合作社擁有7000餘(yu) 畝(mu) 杉樹林,2019年通過森林生態銀行牽線搭橋,合作社向商業(ye) 銀行抵押了800畝(mu) 杉樹林,貸款總額300多萬(wan) 元。

  “以前想在商業(ye) 銀行辦理林權抵押貸款非常困難。銀行既沒有專(zhuan) 業(ye) 團隊評估,也看不懂圖紙,還擔心出現火情等意外情況,所以一般不受理。”曹光華說,如今,森林生態銀行由綠昌經營有限公司、綠昌托管有限公司和林業(ye) 金融服務公司對資源進行收儲(chu) 、托管、經營和提升,數據信息管理中心、資產(chan) 評估中心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同時,還開辟了森林生態銀行營業(ye) 部,實行林權評估收儲(chu) 、抵押貸款、林權轉讓變更等手續一站式服務、一個(ge) 窗口辦理。

  據統計,目前順昌縣森林生態銀行已辦理林權抵押貸款超過2億(yi) 元,抵押林地8萬(wan) 餘(yu) 畝(mu) 。而生態產(chan) 業(ye) 化,更夯實了林業(ye) 高質量發展基礎:2019年順昌縣林業(ye) 總產(chan) 值45.72億(yi) 元,完成林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9320萬(wan) 元。

  產(chan) 業(ye) 綠色化,將設生態修複資金

  形如小碗、用作茶器——建盞是南平市建陽區特產(chan) ,相關(guan) 企業(ye) 超過3200家,從(cong) 業(ye) 人員2.8萬(wan) 人。“產(chan) 業(ye) 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粗放發展後亟待轉型升級的困境。”建陽區副區長柯紅梅說,以前資源如同一盤散沙,“企業(ye) 多,品牌少”“企業(ye) 大,品牌小”,“尤其是燒製建盞的泥土原料,無序開采現象嚴(yan) 重,影響了當地生態環境和產(chan) 業(ye) 的良性發展。”

  2019年5月,建陽區建盞生態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以此為(wei) 代表,建陽運用生態銀行模式,將分散的建盞原料資源、工藝、文化、品牌等集中整合提升為(wei) 優(you) 質資源包,為(wei) 產(chan) 業(ye) 提質發展提供思路。

  今年3月,建陽區建盞生態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競得建盞原料高嶺土探礦權。“在依法取得探礦權後,一方麵,相關(guan) 企業(ye) 根據生產(chan) 需求以市場價(jia) 向公司購買(mai) 原料,大大降低了礦產(chan) 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麵,探索以村民、村集體(ti) 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轉礦產(chan) 資源紅線區域內(nei) 的土地,入股的村民或者村集體(ti) 也可以獲得收益。”該公司總經理丁文龍說。

  “生態銀行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對優(you) 質資源和平台的整合轉化,這是單個(ge) 建盞企業(ye) 難以做到的。”建盞生態銀行項目入駐企業(ye) 、建陽區貴稀堂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詹桂溪說。2019年10月,首批70多家企業(ye) 進駐建盞生態銀行。

  據介紹,在未來,建盞生態銀行項目還將按照一定的運營收益比例設立生態修複資金,在礦土資源開采前,提前製定礦山生態環境修複方案,對廢棄礦山進行生態修複和景觀再生,實現生態反哺。

  目前,南平多地結合自身資源特色進行發展探索:建陽區探索建盞生態銀行,確定陶瓷土和高嶺土儲(chu) 量總和,繪製出建盞原料資源“一張圖”;順昌縣發展森林生態銀行,目前已納入林地林木超過6萬(wan) 畝(mu) ;武夷山市五夫鎮建立文化生態銀行,首次對文化文物資源確權登記,摸清11個(ge) 建製村生態資源家底……“生態資源家底明晰、綠水青山身價(jia) 確定,也為(wei) 綠色發展提供了決(jue) 策依據。”王衝(chong) 表示。

  如今,綠色發展動能在南平加快形成。2019年,南平現代綠色農(nong)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值和旅遊收入均超600億(yi) 元,綠色產(chan) 業(ye) 對規上工業(ye) 的貢獻率達89.9%。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