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一釺一錘 23戶村民絕壁鑿出致富“天路”

賈楠 劉燦 發布時間:2020-07-14 17: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脫貧故事】一釺一錘 23戶村民絕壁鑿出致富“天路”

  【解說】今年43歲的周家坪村民曾祥華一到天氣好的時候,就會(hui) 麵朝著海拔近2800米的重慶最高峰陰條嶺唱起山歌,他的腳下,是重慶最深峽穀蘭(lan) 英大峽穀,落差超過1000米。身邊在陡峭的崖壁上,一條1200米玉帶般的掛壁公路延伸開來。

  【解說】“蘭(lan) 英大峽穀”起於(yu) 巫溪縣,北靠湖北神龍架,全長60多公裏,平均深度1200餘(yu) 米,最深處2500餘(yu) 米,最窄處僅(jin) 13米。蘭(lan) 英鄉(xiang) 蘭(lan) 英村周家坪就位於(yu) 峽穀深處,掛壁公路是周家坪與(yu) 外界連接的唯一交通要道。

  【解說】周家坪坡度緩,光照足、雨水多、土層厚。村民楊芝漢告訴記者,在這裏適宜玉米、土豆生長,還能上山采中藥材,是一筆可觀的收入。2000年以前,這裏的村民進出村子,必須手腳並用,在絕壁上攀爬,或從(cong) 穀底繞行。要想順暢出村,隻能劈山開路。2001年,當地政府號召村民以政府出資、村民投工投勞的方式打通出山路,政府出資30萬(wan) 元,23戶村民商議後決(jue) 定修路。

  【解說】村民楊芝漢告訴記者,大家決(jue) 定從(cong) 村口附近的上下通高1500多米的懸崖絕壁橫切過去,長度約1200米,這樣距離鄰村公路最近,路線最短。於(yu) 是23戶人家抓鬮分工從(cong) 崖壁兩(liang) 端鑿起。沒有大型機械設備,村民手裏隻有鋼釺、鐵錘和炸藥。

  【同期】重慶巫溪縣蘭(lan) 英鄉(xiang) 蘭(lan) 英村周家坪村民 楊芝漢

  23戶人家83個(ge) 人,總的人口,老年人、孩子。能上工地隻有14個(ge) 人,修了近5年的時間,修了4年零3個(ge) 月,5個(ge) 年頭。

  【解說】他們(men) 用繩子捆著腰,從(cong) 山頂懸放下來,用鋼釺和鐵錘鑿打崖壁,鑿成炮眼、待石頭炸裂後,大家再一起下來,將其撬鬆,推到穀底。

  【解說】寒暑易節,日複一日,他們(men) 都雷打不動上山幹活。休息時,他們(men) 會(hui) 吼吼山歌。

  【同期】重慶巫溪縣蘭(lan) 英鄉(xiang) 蘭(lan) 英村周家坪村民 楊芝漢

  老百姓都協商了的,要下決(jue) 心把這條路打通,老百姓都有決(jue) 心,下苦工夫,不管多大的困難,都要把路打通。

  【解說】記者看到,這條掛壁公路並不是筆直,中間有一個(ge) 高低坡度起伏。原來,由於(yu) 事先沒有測量準,兩(liang) 端的路接不上,一邊高,一邊低。村民們(men) 便一邊往上修,一邊向下鑿。炮聲、吼聲、鑿擊聲……在崖壁邊響了4年零3個(ge) 月。最終,隨著最後一聲炮響,公路終於(yu) 全線鑿通。

  【解說】公路修通了,周家坪的23戶人家雖然走出大山變容易了,但掛壁公路最初是毛坯路,難走也危險。2017年,巫溪縣政府出資硬化公路、平整路麵,還在懸崖邊築起堡坎,保障通行安全。此外,村裏到縣裏的公共汽車也開通了。同時,蘭(lan) 英鄉(xiang) 得到縣裏支持,為(wei) 村民申請了危房改造、貧困戶資助等。

  【解說】路通了,峽穀奇特的地貌也讓遊客們(men) 慕名而來,楊芝漢和幾戶村民開起了農(nong) 家樂(le) ,夏天時,楊芝漢的農(nong) 家樂(le) 經常住滿了人。他算了一筆賬,中藥材、農(nong) 家樂(le) ,加上養(yang) 牲畜的收入,一年能賺10萬(wan) 多元。

  【解說】2019年底,蘭(lan) 英村實現整村脫貧。

  【同期】重慶巫溪縣蘭(lan) 英鄉(xiang) 蘭(lan) 英村周家坪村民 曾祥華

  現在有了這個(ge) 天路,那就好多了,生活方麵、各個(ge) 方麵改變很不少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