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以防疫為由延誤治療危重患者
7月13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醫療救治組發布《關(guan) 於(yu)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規範醫療機構診療流程的通知》,指出醫療機構要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綠色通道,對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在積極搶救的同時進行核酸檢測。不得以疫情防控為(wei) 由延誤治療或推諉急危重症患者。
《通知》強調,要在急診搶救室、手術室、病房設置緩衝(chong) 區,用於(yu) 暫未取得核酸檢測結果等情況下,急危重症患者的緊急救治,同時嚴(yan) 格按照院感防控要求做好人員防護。醫療機構對急危重症患者的核酸檢測要加急出具檢測結果,提供檢測結果的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6小時,有條件的可采用快速檢測技術,最大程度縮短急危重症患者檢測時間。對於(yu) 推諉患者的醫療機構,要嚴(yan) 厲追究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責任。
《通知》要求,做好血液透析、腫瘤放化療、孕婦產(chan) 檢等需要定期複診和長期治療患者的診療管理。對於(yu) 來自低風險地區的,首次核酸檢測陰性後,再次到醫療機構複診和治療的,經過預檢分診和醫師問診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不需反複進行核酸檢測和CT檢查。在中高風險地區以及對於(yu) 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地方衛生健康部門要確定定點醫療機構並公布,引導患者就醫。定點醫療機構要設置專(zhuan) 門區域,提前與(yu) 患者預約時間,明確專(zhuan) 人進行對接安排,實現專(zhuan) 門時段專(zhuan) 門區域診療。這些患者經預檢分診和醫師問診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不需反複進行核酸檢測和CT檢查。
《通知》指出,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近距離操作、存在感染風險時,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必要時佩戴護目鏡或防護麵屏等。通過體(ti) 溫檢測、詢問相關(guan) 流行病學史和症狀體(ti) 征等,對就診患者進行初篩。發現高度懷疑的患者時,依法采取隔離或者控製傳(chuan) 播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