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國產牛奶不安全沒營養?別被謠言忽悠了

陸旭 發布時間:2020-07-20 11:02:00來源: 光明網

  近日,一篇名為(wei) 《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狀,媒體(ti) 不敢說,那就我來說》的文章引發熱議,讓國產(chan) 牛奶再一次站上輿論風口,引發消費者對國產(chan) 乳品質量和安全的懷疑和恐慌。

  國產(chan) 牛奶質量大可放心

  國產(chan) 奶安全嗎?國產(chan) 奶還能放心喝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首先,國產(chan) 奶能不能放心喝,核心的問題是質量安全過關(guan) 不過關(guan) 。

  從(cong) 2009年開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一直在對全國乳製品進行抽樣檢測,截至2018年,已經累計抽檢的生鮮乳樣品接近 22 萬(wan) 批次,建立了有220 萬(wan) 條數據的質量安全數據庫。

  抽檢結果顯示,中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連續多年保持在 99.7% 以上,2018年達到99.9%,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多年保持在100%。

  其次,牛奶營養(yang) 與(yu) 否,很大程度上與(yu) 其中的蛋白質相關(guan) ,蛋白質含量越高,牛奶營養(yang) 價(jia) 值越高。

  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8年,中國生鮮乳樣品中乳蛋白含量的平均值基本在逐年提升,2018年達到3.25g/100g,高出國家標準16%。目前市麵上較為(wei) 常見的國產(chan) 奶,每100克牛奶蛋白質含量基本達到3.2克,有些產(chan) 品甚至達到了3.8克、4.0克。

  第三,再來看衛生指標。菌落總數和體(ti) 細胞數,是全球用於(yu) 衡量生鮮乳質量安全的兩(liang) 個(ge) 最通用指標,前者反映的是奶牛養(yang) 殖和牛奶的衛生情況,後者反映的是奶牛健康、乳房炎發病率和牛奶品質的狀況。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生鮮乳菌落總數的監測數據平均值是29.5萬(wan) CFU/毫升,大大低於(yu) 國標200萬(wan) CFU/毫升的標準。

  2018年,全國生鮮乳製品體(ti) 細胞數監測數據的平均值33.04萬(wan) 個(ge) /毫升,顯著低於(yu) 美國75萬(wan) 個(ge) /毫升和歐盟40萬(wan) 個(ge) /毫升的標準。

  幾組數據多角度反映了當前國產(chan) 奶的品質。可以說,我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目前處於(yu) 曆史最好水平,這在整個(ge) 食品領域都處於(yu) 領先狀態。

  尊重客觀發展規律的標準製定

  關(guan) 於(yu) 乳業(ye) 國家標準的爭(zheng) 議,源頭始於(yu) 2010年。彼時,原衛生部、農(nong) 業(ye) 部、國家標準委等部門及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組成的乳品安全標準協調小組經過一年時間完成了乳業(ye) 國標,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hui) 審查通過,於(yu) 2010年3月正式公布。

  按照該標準,生乳蛋白質含量最低為(wei) 2.8g/100g,生乳菌落總數不得超過200萬(wan) CFU/毫升。這兩(liang) 個(ge) 標準在我國1986年的原農(nong) 業(ye) 部頒發的生乳收購標準中是2.95g/100g、400萬(wan) CFU/毫升,在美國為(wei) 3.1g/100g、10萬(wan) CFU/毫升,在歐盟為(wei) 3.3g/100g、10萬(wan) CFU/毫升。兩(liang) 個(ge) 數據縱向和橫向的差距使得2010乳業(ye) 國標多年來頗受爭(zheng) 議,也成為(wei) 前述所謂“深扒文”攻擊國產(chan) 奶的切入點之一。

  那麽(me) ,2010年奶業(ye) 國標為(wei) 何要降低?數據可以佐證當時我國生乳的情況。根據農(nong) 業(ye) 部門調查,彼時我國生乳蛋白質含量範圍在2.8%-3.2%之間,平均值為(wei) 2.95%,但生乳蛋白質含量受奶牛品種、飼料、飼養(yang) 管理、泌乳期、氣候等多個(ge) 因素影響,比如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3個(ge) 月的泌乳期內(nei) ,相當一部分牛奶蛋白質含量低於(yu) 2.95%的平均值。

  對此,原衛生部於(yu) 2010年7月13日專(zhuan) 門召開發布會(hui) 解讀,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生乳標準的蛋白質含量,不會(hui) 影響消費者所食用的液態奶和奶粉裏麵的蛋白質含量,“現行液態奶和奶粉蛋白質含量,與(yu) 以往的標準要求一樣,沒有倒退。”陳君石強調,國家標準是“最低”標準。

  原衛生部還在一份書(shu) 麵聲明中表示,標準中的蛋白質和菌落總數指標,是基於(yu) 多方麵考慮,符合我國生乳生產(chan) 實際,能夠助力我國奶業(ye) 穩定發展的。

  實際上,所謂2010乳業(ye) 國標開曆史倒車的說法也站不住腳。相較於(yu) 1986年的生鮮乳收購標準裏規定的10個(ge) 檢測指標,2010年生乳國標要求檢測的標準達到了72個(ge) ,它把農(nong) 藥殘留指標 7 個(ge) 、獸(shou) 藥殘留指標 49 個(ge) 列入其中,這是以前標準中都沒有的。

  但正如陳君石所言,國家標準是“最低”標準,是準入門檻,實際上,不少國內(nei) 乳企都自覺製定了比國標更高、更嚴(yan) 的標準,也因此,才有了我們(men) 看到的如今國產(chan) 奶的可靠品質。

  至於(yu) 2010乳業(ye) 標準是否被大企業(ye) 綁架,早在2011年,國家就對乳品標準的製定做了相關(guan) 解答,食品安全標準的出台,需要經曆立項、確定立項計劃、起草、初步審查、公開征求意見、審評、報批等環節,並且為(wei) 了保證標準製訂的中立和公正,審評委員被嚴(yan) 格要求“不得在食品生產(chan) 經營單位兼職,或者從(cong) 事與(yu) 審評工作相衝(chong) 突的工作”,乳品標準不會(hui) 被企業(ye) 左右。

  乳業(ye) 國標也需更新換代

  目前,我國奶業(ye) 發展正處於(yu) 從(cong) 數量增長向質量效益轉變的關(guan) 鍵時期。隨著近10年的發展,2010年乳業(ye) 國標某種程度上確實已不再符合當前我國乳業(ye) 現狀。

  值得期待的是,關(guan) 於(yu) 生乳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製修訂任務已經在密鑼緊鼓地進行中。2018年2月,相關(guan) 單位公布了生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和複原乳鑒定標準四個(ge)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討論稿。其中在關(guan) 於(yu) “生乳”新標準的討論稿中,還增加了體(ti) 細胞指標限量值等內(nei) 容。

  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推進奶業(ye) 振興(xing) 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其中特別提到:“製定液態乳加工工藝標準,規範加工行為(wei) 。製定發布複原乳檢測方法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監督指導企業(ye) 按標依規生產(chan) ”等。

  編後語:當前,自媒體(ti) 為(wei) 寫(xie) 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舞台和超低門檻。但無論什麽(me) 樣的平台,都不該成為(wei) 虛假信息甚至謠言散播的舞台,無論什麽(me) 樣風格的語言都不該成為(wei) 騙人的謊言。

  《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狀,媒體(ti) 不敢說,那就我來說》(作者已經刪除該文)用“6大罪狀”等極具衝(chong) 擊力的標題吸引眼球,一方麵引發消費者對國產(chan) 乳品質量和安全的懷疑和恐慌,另一方麵削弱了老百姓對國產(chan) 牛奶的信心,對我國奶業(ye) 的發展帶來很大負麵影響。

  網絡空間從(cong) 不是“法外之地”,自媒體(ti) 江湖亦不是“叢(cong) 林世界”。依法治理包括自媒體(ti) 在內(nei) 的網絡空間,不僅(jin) 是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必然之舉(ju) ,更符合億(yi) 萬(wan) 網民的共同心聲和共同利益。

  也正是基於(yu) 此,前不久,為(wei) 進一步規範網上信息傳(chuan) 播秩序,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促使網絡空間更加清朗,國家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內(nei) 啟動為(wei) 期8個(ge) 月的2020“清朗”專(zhuan) 項行動。在此,我們(men) 也呼籲,自媒體(ti) 唯有以守法為(wei) 基、以誠信為(wei) 本、以崇德立身,合法合規運營,有序健康發展,才能為(wei) 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貢獻自己的力量。(陸旭)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