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我國首次對鄉村產業發展做出全麵規劃 鄉村產業等你來

鬱靜嫻 發布時間:2020-07-20 11:04:00來源: 人民日報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基礎,近日,我國首次對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做出全麵規劃。在政策環境優(you) 化、消費結構升級、科技創新加快和創業(ye) 環境改善的背景下,《規劃》的編製,有利於(yu) 引導更多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向鄉(xiang) 村集聚。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基礎。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印發了《全國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次對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做出全麵規劃。

  《規劃》提出,要發掘鄉(xiang) 村功能價(jia) 值,強化創新引領,突出集群成鏈,培育發展新動能,聚集資源要素,加快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奠定堅實基礎。

  我國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如何?哪些領域迎來重點發展提升機遇?怎樣解決(jue) “誰來創”“在哪創”“如何創”的問題?記者就此采訪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司司長曾衍德。

  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鄉(xiang) 村集聚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環境不斷改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促進了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和鄉(xiang) 村繁榮發展。2019年,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主營業(ye) 務收入達22萬(wan) 億(yi) 元,鄉(xiang) 村休閑旅遊營業(ye) 收入超過8500億(yi) 元,農(nong) 林牧漁專(zhuan) 業(ye) 及輔助性活動產(chan) 值6500億(yi) 元,農(nong) 村網絡銷售額1.7萬(wan) 億(yi) 元,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新創業(ye) 人員累計達850萬(wan) 。

  曾衍德介紹,從(cong) 總體(ti) 上看,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仍存在產(chan) 業(ye) 門類不寬、產(chan) 業(ye) 鏈條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質量效益不高等問題,亟須加強引導和扶持。《規劃》的編製,有利於(yu) 引導更多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向鄉(xiang) 村集聚。

  《規劃》提出了到2025年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總體(ti) 目標: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健全完備,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鄉(xiang) 村就業(ye) 結構更加優(you) 化,農(nong) 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內(nei) 生動力持續增強。

  具體(ti) 來看,《規劃》列出了一係列目標: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營業(ye) 收入達到32萬(wan) 億(yi) 元,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與(yu) 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比達到2.8∶1,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培育一批產(chan) 值超百億(yi) 元、千億(yi) 元的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年接待遊客人數超過40億(yi) 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2萬(wan) 億(yi) 元。農(nong) 林牧漁專(zhuan) 業(ye) 及輔助性活動產(chan) 值、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銷售額均達到1萬(wan) 億(yi) 元。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新創業(ye) 人員超過1500萬(wan) 人。

  “這些發展目標,經過專(zhuan) 家論證,認為(wei) 是切實可行的。”曾衍德介紹,主要基於(yu) 以下判斷:

  政策環境優(you) 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環境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資源要素聚集更多。

  消費結構升級。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消費需求呈現個(ge) 性化、多樣化、高品質化特點。“小康+健康”的“雙康”時代到來,休閑觀光旅遊、健康養(yang) 生漸成趨勢。

  科技創新加快。目前,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進入發展新階段。

  創業(ye) 環境改善。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環境持續改善,將引導一批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創業(ye) ,引導一批大學生和科技人員入鄉(xiang) 創業(ye) ,還將激勵農(nong) 村能人在鄉(xiang) 創業(ye) ,掀起激情創業(ye) 、就業(ye) 奔富的熱潮。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前景廣闊,提升空間巨大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沿山鎮大坳刺梨產(chan) 業(ye) 種植基地,遠處峰巒起伏,山野披綠;近旁金色刺梨果綴滿枝頭,再過一個(ge) 多月,即將陸續成熟。

  這種野果雖然其貌不揚,渾身帶刺,但其維生素C含量是獼猴桃的10倍,加工成果幹、原汁等產(chan) 品,增值效益顯著。近年來,當地龍頭企業(ye) 帶動貴定縣種植麵積達18萬(wan) 畝(mu) ,其中掛果麵積近5萬(wan) 畝(mu) 。去年,僅(jin) 鮮果銷售產(chan) 值就達4800餘(yu) 萬(wan) 元,全縣16870戶刺梨種植戶戶均年增收2845元。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內(nei) 涵豐(feng) 富,涵蓋一二三產(chan) 業(ye) 、貫通產(chan) 加銷服、融合農(nong) 文旅教。《規劃》重點對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鄉(xiang) 村新型服務業(ye) 等二三產(chan) 業(ye) 進行了重點布局規劃。

  其中,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規模大、潛力大,提升價(jia) 值空間也大。“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從(cong) 種養(yang) 業(ye) 延伸出來,是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附加值的關(guan) 鍵,也是構建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的核心。”曾衍德說,2019年,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營業(ye) 收入超過22萬(wan) 億(yi) 元,規模以上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8.1萬(wan) 家,吸納3000多萬(wan) 人就業(ye) 。但總體(ti) 上看,創新能力不強,開發層次較淺,質量效益不高。特別是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產(chan) 值與(yu) 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比為(wei) 2.3∶1,低於(yu) 發達國家的水平。

  “拿玉米加工來說,我國玉米用途相對集中,相關(guan) 的深加工產(chan) 品種類較少。”曾衍德表示,目前製約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發展的瓶頸主要在於(yu) 科研創新能力滯後、加工工藝和配套設施不足。進一步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要鼓勵和支持農(nong) 民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和中小微企業(ye) 等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初加工,引導大型農(nong) 業(ye) 企業(ye) 發展精細加工,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向產(chan) 地下沉,並加快加工技術和裝備的集成創新。

  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是農(nong) 業(ye) 功能的拓展,發展的潛力也很大。在全國,各式各樣的農(nong) 家樂(le) 項目和特色農(nong) 旅路線,為(wei) 人們(men) 提供了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僅(jin) 2019年,休閑農(nong) 業(ye) 就接待遊客32億(yi) 人次。“我國城鄉(xiang) 二元格局是一個(ge) ‘工’字形結構,上下兩(liang) 橫分別代表城與(yu) 鄉(xiang) ,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就是中間一豎,即溝通城鄉(xiang) 的橋梁紐帶產(chan) 業(ye) 之一。”曾衍德打了個(ge) 形象的比方。

  針對一些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景點存在“鄉(xiang) 村性”“鄉(xiang) 土氣”不足等問題,《規劃》提出,推進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布局優(you) 化,突出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之間並不是彼此割裂、線性發展的。例如,休閑旅遊業(ye) 就涉及加工、服務等產(chan) 業(ye) 。”曾衍德強調,培育和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最終要通過農(nong) 業(ye) 與(yu) 現代產(chan) 業(ye) 要素的交叉重組,實現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讓更多農(nong) 民分享產(chan) 業(ye) 增值收益

  曹賀偉(wei) 是河北保定曲陽縣羊平鎮東(dong) 羊平村的創業(ye) 能人,2014年以前,他還是一名坐標廣東(dong) 的都市白領,隨著農(nong) 村電商的發展,他最終選擇了辭職回鄉(xiang) 創業(ye) 。

  “這些年電商火起來了,我覺得是個(ge) 機遇。”擁有豐(feng) 富媒體(ti) 運營經曆的曹賀偉(wei) ,推廣起產(chan) 品來得心應手,還幫助村裏的特色產(chan) 業(ye) 打出了牌子。去年,緬甸北部一家五星級酒店開張,還通過電商平台向他訂購了一批村裏生產(chan) 的石雕藝術品。

  “領雁計劃”“千企聯千村”……近年來,各地鄉(xiang) 村掀起創新創業(ye) 潮,一大批“田秀才”“土專(zhuan) 家”“鄉(xiang) 創客”為(wei) 廣袤鄉(xiang) 村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2019年,各類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新創業(ye) 人員累計超過850萬(wan) 人,創辦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項目的占到80%,利用“互聯網+”創新創業(ye) 的超過50%,在鄉(xiang) 創業(ye) 人員超過3100萬(wan) 。

  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是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重要動能,這需要一大批敢為(wei) 人先、百折不撓的創新創業(ye) 者。“農(nong) 民工進城務工經商是一個(ge) 趨勢,現在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又是一個(ge) 趨勢。”曾衍德說,從(cong) 實踐看,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在鄉(xiang) 創新創業(ye) 人員大都既懂農(nong) 村又懂城市,受過工業(ye) 化訓練、城鎮化熏陶、信息化帶動,支持上述人員創新創業(ye) ,可以增強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對市場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進而轉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動能。

  在這方麵,《規劃》做出了一係列扶持安排:

  培育創業(ye) 主體(ti) ,解決(jue) “誰來創”的問題。深入實施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帶頭人培育行動,培育返鄉(xiang) 創業(ye) 主體(ti) 、入鄉(xiang) 創業(ye) 主體(ti) 、在鄉(xiang) 創業(ye) 主體(ti) ,打造一批紮根鄉(xiang) 村、服務農(nong) 業(ye) 、帶動農(nong) 民的創新創業(ye) 群體(ti) 。

  搭建創業(ye) 平台,解決(jue) “在哪創”的問題。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資源、資源服務創業(ye) 的要求,建設各類創新創業(ye) 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

  強化創業(ye) 指導,解決(jue) “如何創”的問題。建立企業(ye) 家創業(ye) 導師隊伍,建立帶頭人創業(ye) 導師隊伍,建立專(zhuan) 家創業(ye) 導師隊伍開展點對點指導,強化創業(ye) 服務,強化創業(ye) 培訓,創新指導服務方式。

  《規劃》強調,堅持立農(nong) 為(wei) 農(nong) ,把二三產(chan) 業(ye) 留在鄉(xiang) 村,把就業(ye) 創業(ye) 機會(hui) 和產(chan) 業(ye) 鏈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nong) 民。“要引導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與(yu) 小農(nong) 戶建立多種類型的合作方式,完善利益分配機製,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nong) 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讓農(nong) 民更多地分享產(chan) 業(ye) 鏈增值收益。”曾衍德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