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疫情和洪災利空難以持續 短期影響難改物價溫和大局

發布時間:2020-07-30 15:16: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上半年,盡管受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但各地區各部門加快推進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市場需求進一步回升,供求關(guan) 係總體(ti) 穩定,CPI結構性上漲,漲幅趨勢回落。

  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和局部地區洪澇災害均對局部地區的物價(jia) 走勢形成了一定擾動。下半年物價(jia) 走勢能否繼續保持平穩?

  短期衝(chong) 擊對物價(jia) 影響有限

  今年上半年,我國CPI月度同比漲幅呈現逐月收窄態勢;上半年平均CPI同比上漲3.8%,其中翹尾影響3.3個(ge) 百分點,CPI新漲價(jia) 因素影響僅(jin) 為(wei) 0.5個(ge) 百分點。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下,CPI新漲價(jia) 因素影響隻有0.5個(ge) 百分點,說明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jia) 的舉(ju) 措是有明顯成效的。”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yu) 價(jia) 格研究所研究員郭麗(li) 岩說,下半年物價(jia) 走勢的結構性特征依然明顯,食品價(jia) 格的結構性波動仍然是主要影響因素。

  郭麗(li) 岩分析說,前期新冠肺炎疫情對食品價(jia) 格的影響目前已經基本消退,主要農(nong) 副食品生產(chan) 和流通秩序良好,市場有效供應總體(ti) 充足,食品價(jia) 格波動帶來的結構性上漲影響會(hui) 繼續緩解。下半年,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進度和匹配程度將進一步提高,保持物價(jia) 總水平穩定的因素也將進一步增多。相比之下,洪澇災情等短期衝(chong) 擊性因素對局部地區部分食品價(jia) 格暫時產(chan) 生了一些擾動影響,但難以持續放大CPI波動率。

  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看來,洪澇災害可能導致受災區域物價(jia) 波動,但不會(hui) 改變我國下半年物價(jia) 整體(ti) 溫和格局。

  “從(cong) 往年經驗看,洪澇災害對物價(jia) 的影響是階段性的。受洪澇災害影響省份的果蔬、水產(chan) 等價(jia) 格有所上升,但對豬肉、禽肉價(jia) 格影響很有限。目前,我國洪澇受災省份主要集中在南方,考慮到這些省份並不是果蔬等主產(chan) 區,且國內(nei) 物流調配通暢,洪澇災害對物價(jia) 波動影響有限。”周茂華還認為(wei) ,國內(nei)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推進複工複產(chan) ,保障民生必需品供應,疫情防

  鮮菜價(jia) 格不會(hui) 出現特別大幅的變動,不會(hui) 對下半年的價(jia) 格走勢造成持續影響。

  “從(cong) 生豬供給看,二季度末生豬存欄數已經持續三個(ge) 季度環比增長,生豬生產(chan) 在逐步恢複。洪澇災害雖然對生豬出欄和豬肉價(jia) 格有一定影響,但產(chan) 能恢複對下一階段豬肉價(jia) 格的正麵影響將逐漸體(ti) 現出來。”劉愛華說。

  國內(nei) 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今年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價(jia) 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1個(ge) 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0.6個(ge) 百分點。

  “物價(jia) 作為(wei) 衡量內(nei) 需的重要指標之一,核心CPI較去年同期回落,加之上半年全社會(hui) 零售銷售同比仍收縮,顯示國內(nei) 居民消費需求仍未恢複至去年同期水平。”周茂華說。

  “上半年,核心CPI同比上漲1.2%,表明物價(jia) 中樞運行穩定,反映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總供求動態平衡態勢良好,尤其是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複工複產(chan) 、複市複消進展順利。”郭麗(li) 岩說。

  郭麗(li) 岩表示,構成核心CPI的非食品價(jia) 格一直保持平穩運行狀態,交通通信價(jia) 格因成品油價(jia) 調整有小幅波動,居住和服務價(jia) 格穩中略降,並未出現超預期的異常波動。下半年,在一係列擴大內(nei) 需政策提振下,國內(nei) 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全社會(hui) “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循環將加快,穩定物價(jia) 中樞的因素會(hui) 進一步增多,預計核心CPI將呈現穩中略升態勢。

  郭麗(li) 岩指出,隨著國內(nei) 工業(ye) 領域複工複產(chan) 順利推進,上遊原材料庫存加快消化,價(jia) 格已有回升基礎。同時,國際原油價(jia) 格也出現了反彈,重回40美元/桶左右。6月份我國PPI環比增速已經由負轉正,同比降幅也在收窄。在“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要求下,預計下半年投資和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回升,主要大宗工業(ye) 品價(jia) 格波動中樞都將有所上移,從(cong) 而給PPI築底企穩帶來有力支撐。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企穩回升,也將為(wei) 穩定下遊消費物價(jia) 帶來一定支撐。

  周茂華建議,下半年仍然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推動恢複生產(chan) 生活秩序,適度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糧食、果蔬等農(nong) 產(chan) 品主產(chan) 區需要做好防範洪澇、幹旱等自然災害;堅決(jue) 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jia) 等擾亂(luan) 市場秩序行為(wei) 。

  劉學智認為(wei) ,下半年我國總體(ti) 通脹壓力不大,需要注意結構性價(jia) 格波動,例如,隨著消費觀念變化和新消費模式興(xing) 起帶來的消費波動;同時,要注意關(guan) 注消費回暖領域物資供應充足。

  “總的來看,物價(jia) 會(hui) 保持溫和水平,不存在通脹壓力。核心CPI同比漲幅比較低,但需求總體(ti) 上回穩向好,不必擔心通縮風險。”劉學智說。

  控對下半年物價(jia) 走勢影響同樣有限。隨著國內(nei) 豬肉產(chan) 能持續恢複、翹尾效應減弱以及果蔬陸續大量上市,國內(nei) 物價(jia) 呈現下滑走勢。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南方的洪澇災害在短期內(nei) 會(hui) 對局部地區的市場供求產(chan) 生影響,這種影響在6月份已經有所顯現。但總的來看,市場瓜果蔬菜供給充足,加之物資調配能力增強,局部地區洪澇災害對物價(jia) 的影響不會(hui) 特別明顯。

  重點民生商品價(jia) 格平穩

  今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漲3.8%。其中,食品價(jia) 格同比上漲16.2%,漲幅比去年同期擴大11.5個(ge) 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3.27個(ge) 百分點,占CPI總漲幅的八成多。

  “推動物價(jia) 上漲主要因素是結構性的,主要是食品價(jia) 格推動。”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目前工業(ye) 和消費品供需比較平穩,夏糧豐(feng) 收為(wei) 糧食價(jia) 格穩定乃至整體(ti) 食品價(jia) 格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這為(wei) 物價(jia) 平穩奠定了基礎。

  劉學智表示,去年下半年,我國重點民生商品出現明顯波動。但從(cong) 今年看,受疫情衝(chong) 擊,需求總體(ti) 偏弱,而且中央明確要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這也有利於(yu) 物價(jia) 總水平保持平穩。

  郭麗(li) 岩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CPI翹尾僅(jin) 為(wei) 1.1%,比上半年回落2.2個(ge) 百分點。預計下半年菜價(jia) 、果價(jia) 同比變化大部分時間將處於(yu) 相對下降狀態。因此,下半年食品價(jia) 格對CPI上漲的支撐力將減弱。

  “最為(wei) 關(guan) 鍵的是,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jia) 機製性操作已經形成。全國肉、菜等農(nong) 副食品產(chan) 能和儲(chu) 備有保障,供給總量充足。即便局部地區疫情出現零星反彈,對居民家庭的肉菜供應也能及時補給到位。”郭麗(li) 岩表示,隨著全國範圍的服務消費進一步恢複,預計旅遊等服務價(jia) 格將穩步回升。不過,為(wei) 落實防疫常態化要求,紮堆兒(er) 消費、聚集消費、跨區域消費規模很難在短期內(nei) 快速放大,預計服務類價(jia) 格漲幅有限,保持物價(jia) 平穩的基礎是紮實和牢靠的。

  周茂華表示,從(cong) 本輪洪澇災害影響區域及程度看,受災嚴(yan) 重省份的果蔬生長及運輸受到了不同程度衝(chong) 擊,但整體(ti) 影響可控。江西目前受災麵積約900萬(wan) 畝(mu) ,約占全省水稻種植麵積的16.4%,影響可控。從(cong) 國家統計局數據看,我國夏糧豐(feng) 收,下半年隨著洪澇災害消退,秋糧豐(feng) 收可期。從(cong) 果蔬供給看,本輪洪災並未對主產(chan) 區構成嚴(yan) 重衝(chong) 擊,果蔬生產(chan) 周期相對較短,國內(nei) 可以及時調配增加受災區域供給,國內(nei) 果蔬保障供給基礎仍紮實。

  劉愛華也表示,洪澇災害是短期的氣象因素,對鮮菜的短期供給可能造成比較大的影響。但是,鮮菜的生產(chan) 周期比較短,加上調運調配等政策的跟進。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