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規模超4億!這個行業,或迎來“黃金十年”!
手機訂餐下單,即時配送到家,這樣的模式已經是不少城市居民習(xi) 以為(wei) 常的操作了。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即時配送用戶規模早已超過4億(yi) ,即時配送訂單也早已從(cong) 餐飲外賣擴展到多元化的配送服務。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即時配送服務迎來怎樣的機遇,又出現了哪些變化?
從(cong) 送餐飲到送萬(wan) 物
即時配送用戶已超4億(yi)
今年以來,由於(yu) 疫情原因,很多人減少了去商場、超市購物的次數,對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開始選擇通過手機下單的方式來購買(mai) ,而外賣櫃、定點取單的無接觸配送方式,也打消了消費者的顧慮。
今年以來,餐飲外賣訂單比重有所回落,在家做飯選擇網上購買(mai) 生鮮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生鮮行業(ye) 比去年同期增長104.8%。此外,蛋糕、鮮花、藥品等品類的即時配送訂單也上漲明顯。
盒馬鮮生公關(guan) 事務總監張新宇表示,同比去年,線上訂單增長到近300%的量,特別是米麵糧油和水果等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增長率特別高。
相比於(yu) 傳(chuan) 統的快遞模式,即時配送大多是同城快遞,更強調時效性,配送時間按分鍾計算。
叮當快藥首席執行官俞雷表示,疫情期間,他們(men) 的訂單量有大幅度增長,是平常的30多倍。
專(zhuan) 業(ye) 化急送拒絕拚單
企業(ye) 探索多種履約模式
為(wei) 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全方位的需求,即時配送的商家也在探索新的履約模式和配送服務方式,不過他們(men) 也麵臨(lin) 著成本的壓力。
相比於(yu) 傳(chuan) 統的餐飲外賣拚單模式,也有即時配送平台專(zhuan) 注於(yu) 個(ge) 人的同城業(ye) 務,一對一急送拒絕拚單。盛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人員,經常要與(yu) 合作公司遞送文件、合同、發票等資料,雖然一對一配送每單要四十元左右,但她認為(wei) 這種方式更加安全。
北京閃送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杜尚驫表示,他們(men) 近3年的訂單增長速度在300%左右,每天的日均訂單有60萬(wan) 單左右。
為(wei) 了提高效率,配送平台也在利用大數據進行運力調配,並且將倉(cang) 庫前置,縮短貨品調配的時間。但在騎手和門店倉(cang) 上的加大投入,也給企業(ye) 帶來了成本壓力。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好的門店前置倉(cang) 的租金能達到百萬(wan) 元。在人力成本方麵,騎手工資大約在1萬(wan) 元左右,2019年,達達支付騎手薪資26.79億(yi) 元,占總成本的54.39%。大量投入,使得像達達、美團這樣的頭部企業(ye) 在盈利上也較為(wei) 困難。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表示,達達去年的營收約31億(yi) 元,支付給騎手約27億(yi) ,這是它成本最大的一塊,要獲得盈利就要突破這個(ge) 問題。第一種是提高單價(jia) ,第二種依靠技術力量, 第三種是擴大市場,比如說原來1次送1單變成1次送5單,成本就下來了。
巨頭湧入
即時配送行業(ye) 或迎來“黃金十年”
雖然行業(ye) 還難以看到穩定的盈利,但卻不妨礙各路巨頭蜂擁而至,未來即時配送行業(ye) 的發展前景如何?這其中又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jue) ?
除了早期的美團、蜂鳥、達達外,如今滴滴、國美、中通快遞等也紛紛布局。專(zhuan) 家分析,2020年即時配送的增長比例大概在20%到30%之間。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電商物流與(yu) 快遞分會(hui) 秘書(shu) 長萬(wan) 瑩表示,“我們(men) 判斷2020年行業(ye) 的市場規模大概在2500億(yi) 左右。從(cong) 整個(ge) 行業(ye) 的發展來看,未來10年是即時配送行業(ye) 的‘黃金10年’。”
隨著即時配送市場的成熟,更多能滿足城市消費者細分需求的商業(ye) 模式,近期內(nei) 還會(hui) 不斷湧現。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楊學成認為(wei) ,還有很多細分機會(hui) ,比如點酒、藥品的配送,都高度依賴時間的敏感性,這一類行業(ye) 可能有很大機會(hui) 存在。
雖然行業(ye) 前景喜人,但即時配送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也麵臨(lin) 不少問題。包括訂單需求集中且波動性大,高峰供需平衡難以匹配;人員流動性大,管理困難,服務評價(jia) 投訴體(ti) 係還不健全等。此外,即時配送還給道路安全帶來了壓力。
專(zhuan) 家建議,配送企業(ye) 要落實交通安全主體(ti) 責任,科學派單、合理規定配送時間。相關(guan) 部門也要加大整治力度,嚴(yan) 查嚴(yan) 管配送騎手闖紅燈、逆行等嚴(yan) 重交通違法行為(wei) ,嚴(yan) 重者納入失信記錄,落實清退和禁入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