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透露經濟發展已上“新車道”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yan) 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men) 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cong) 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製,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這次會(hui) 議是在上半年經濟數據公布近半個(ge) 月之後,全球經濟仍處在低迷狀態,中國經濟有力複蘇的背景下召開的,因此極受矚目。會(hui) 議一方麵部署了下半年的經濟工作,一方麵從(cong) 長遠角度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謀篇布局,信息量很大,也提出了很多新認識、新提法,透出不少深意。
這次會(hui) 議之所以備受關(guan) 注,一是因為(wei) 這次會(hui) 議起著承上啟下的關(guan) 鍵作用;二則是因為(wei) 會(hui) 議首次正式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說法。
“雙循環”的論述和概念,其實早在今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上便已提出,在全國的兩(liang) 會(hui) 上又增加了“逐步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的關(guan) 鍵表述。而在本次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上,對國內(nei) 大循環的論述從(cong) “逐步形成”變成了“加快形成”,可以看出經濟國內(nei) 大循環地位的凸顯。相比以往更注重出口的經濟工作方針,這個(ge) 新的論斷,意味著我國的對外開放已進入新階段,經濟建設和發展思路也將轉入新的“車道”。
結合會(hui) 議對國內(nei) 國際形勢的最新判斷和具體(ti) 對策,以及下半年經濟部署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總體(ti) 要求,社會(hui) 各界對我國經濟發展還需從(cong) “持久戰”的角度重新認識,做好長期應對國際不穩定因素和突發事件的準備。
一方麵,擴大內(nei) 需將成為(wei)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我國經濟發展的支點。這次會(hui) 議特別強調了擴大內(nei) 需是擴大“最終消費”,為(wei) 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還強調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這既可以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國內(nei) 市場的優(you) 勢,也可以協助外向型企業(ye) 出口轉內(nei) 銷,發揮國內(nei) 大市場在幫助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穩定經營並提高競爭(zheng) 力方麵的作用。這方麵從(cong) 年初的“直播帶貨”,再到發展“地攤經濟”“小店經濟”都可以看出,中央在刺激經濟發展的重心一直放在刺激消費上。從(cong) 國際形勢來看,世界疫情仍未出現好轉跡象,全球經濟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恢複,而我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製,這樣的客觀現實也必須要求我們(men) 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形成強大的國內(nei) 市場,擴大最終消費,保證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另一方麵,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也要求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鏈進行深度創新與(yu) 變革。在新的發展格局下,增強企業(ye) 創新能力,提升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加大對核心關(guan) 鍵技術的科研攻關(guan) ,將成為(wei) 大多數行業(ye) 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經濟不僅(jin) 麵臨(lin) 著全球疫情的衝(chong) 擊,也麵對著美國現政府對我國製造業(ye) 升級、科技進步、經貿合作等多個(ge) 領域的打壓。在經濟全球化和各國間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的現實情況下,這對我國企業(ye) 將是巨大的挑戰。但挑戰同時也是機遇,我國企業(ye) 將麵臨(lin)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甚至國家主導層麵上的綜合競爭(zheng) ,在這一過程中,要掌握發展的主動權,迫切需要對科技創新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攻關(guan) ,重點推動實體(ti) 戰略性產(chan) 業(ye) 的發展,更多關(guan) 注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鏈的整合和產(chan) 業(ye) 集群的創新升級,把各產(chan) 業(ye) 提升為(wei) 完整的創新產(chan) 業(ye) 鏈。
當然,新經濟發展格局的形成,並不意味著放棄海外市場,也不會(hui) 延緩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這隻是在新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下的一次應對方案,不會(hui) 影響我國融入全球經濟的大局。今後一段時間,我國的經濟發展仍將會(hui) 處於(yu) 戰略機遇期,和平與(yu) 發展的時代主題也不會(hui) 改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