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野生動物保護“一決定一法”執法檢查

王比學 徐雋 發布時間:2020-08-07 10:12:00來源: 人民日報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隻有片片白雲(yun) 為(wei) 她落淚,隻有陣陣風兒(er) 輕聲訴說,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這是一首流傳(chuan) 很久的歌,講述了一名女孩為(wei) 救丹頂鶴而獻出生命的淒美動人故事。每當唱起它,都會(hui) 喚醒我們(men) 對大自然的熱愛。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今年5至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執法檢查組赴廣西、江西、福建、雲(yun) 南、廣東(dong) 、貴州等地開展了關(guan) 於(yu) 全麵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xi)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健康安全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這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的實際行動,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今年開展的首個(ge) 執法檢查。

  依法有效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xi)

  推動建立“舌尖上的文明”

  7月13日下午,執法檢查組來到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查世界珍稀動物保護情況。

  白頭葉猴是世界瀕危、中國特有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分布在廣西崇左市。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過去因為(wei) 人類活動的影響,白頭葉猴棲息地破碎化、孤島化,導致猴群活動受限。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之前,當地群眾(zhong) 毀林開墾,還存在獵殺白頭葉猴製酒的舊俗,導致白頭葉猴數量銳減。如今,通過設立保護區,修複棲息地,白頭葉猴生存狀況得以改善。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已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初的300多隻增加到現在的1200多隻。

  我國先後建立了2700多個(ge) 自然保護區,為(wei) 野生動物種群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保障。檢查組在廣西了解到,廣西堅持把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放在優(you) 先位置,出台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濕地公園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完善避讓製度,凡項目建設等經濟活動涉及與(yu) 野生動物棲息繁衍、遷徙活動發生衝(chong) 突的,均予以避讓。如通過調整設計方案、增加橋隧比、預留動物通道等措施,避讓恩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黑葉猴集中分布區,確保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保護。

  但在檢查中也發現,有的棲息地受到侵擾、破壞、汙染、割裂,麵積縮減,功能衰退。檢查組指出,應依法對棲息地狀況進行調查、監測和評估,有效遏製對棲息地的侵占破壞,不斷改善和鞏固棲息地的環境質量。

  “現在還有賣‘野味’的嗎?”“活禽宰殺和交易區在一起嗎?”“肉類禽類是不是都做了檢疫檢驗?”7月14日上午,檢查組來到江西省南昌市灣裏井岡(gang) 山農(nong) 貿市場。3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廳內(nei) ,幹淨整潔、秩序井然。記者看到牆上張貼著“一決(jue) 定一法”的宣傳(chuan) 畫報,和有關(guan) 全麵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xi)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健康安全的宣傳(chuan) 標語。

  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決(jue) 定》在野生動物保護法基礎上,聚焦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將禁食範圍拓展到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全麵禁止以食用為(wei) 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實現了“應禁全禁、應保盡保”,堪稱史上最嚴(yan) 。這是一條紅線,必須嚴(yan) 格執行,切實遵守,推動建立“舌尖上的文明”。

  “一決(jue) 定一法”對野生動物保護宣傳(chuan) 教育都作了規定,檢查組在福建、雲(yun) 南檢查時了解到,兩(liang) 省有關(guan) 部門為(wei) 配合執法檢查工作開展了問卷調查,通過對各級人大代表、黨(dang) 政機關(guan) 工作人員、基層一線執法人員、野生動物養(yang) 殖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進行問卷調查,增強了學習(xi) 貫徹“一決(jue) 定一法”的自覺性。但檢查也發現,有的地方對於(yu) 野生動物保護的認識還不到位。有的還不太知曉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認為(wei) 抓幾隻鳥、抓幾隻蛙不犯法;有的雖然知道法律,但對哪些屬於(yu) 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不太清楚,對食用野生動物的法律後果認識不足。

  檢查組建議,要加強宣傳(chuan) 普及和教育引導,推動全社會(hui) 保護野生動物;完善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製度,製定出台陸生野生動物棲息地名錄,為(wei) 野生動物構建生存環境良好的生態家園;牢固樹立保護優(you) 先的綠色發展理念,在編製各類開發利用規劃時,充分考慮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的需要,為(wei) 野生動物生存繁衍創造良好的自然生態係統。

  依法規範野生動物非食用性利用

  確保在法治軌道上健康有序發展

  創建於(yu) 2007年的廣西扶綏縣石子嶺蛇類馴養(yang) 基地,是自治區林業(ye) 廳批準的合法蛇類養(yang) 殖基地。

  檢查組一走進基地,迎麵就能看見牆上掛滿了各種榮譽牌匾。據基地負責人韋寧香介紹,基地占地12畝(mu) ,投資200多萬(wan) 元,現有蛇5.6萬(wan) 條,年利潤約150萬(wan) 元。基地輻射帶動周邊及區內(nei) 外的群眾(zhong) 發展養(yang) 蛇產(chan) 業(ye) ,目前掛靠基地的養(yang) 殖戶122戶,存欄18.6萬(wan) 條。基地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共扶持縣內(nei) 外130戶貧困戶養(yang) 蛇5.2萬(wan) 餘(yu) 條,帶動貧困戶年均增收7萬(wan) —10萬(wan) 元。

  韋寧香說,基地養(yang) 殖的主要是滑鼠蛇等食用性品種,法律規定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全麵禁止非法交易和食用以後,養(yang) 蛇產(chan) 業(ye) 受到很大打擊,養(yang) 殖的蛇難以銷售和經營利用,基地不僅(jin) 沒有收入,每天還要花5600多元用於(yu) 維持養(yang) 殖,今年以來已虧(kui) 損67萬(wan) 元。

  “這裏的蛇原來主要以食用為(wei) 主,現在禁食了,現存的這些蛇怎麽(me) 處理?”

  “我們(men) 想往民族醫藥方麵轉型,目的還是想把蛇繼續保留下來,希望國家出台政策指導我們(men) 養(yang) 蛇產(chan) 業(ye) 往藥用方麵轉型發展,把蛇健康產(chan) 業(ye) 繼續做下去。”

  “有藥廠跟你們(men) 聯係嗎?”

  “正在聯係。目前,基地擬規劃建設集收儲(chu) 加工為(wei) 一體(ti) 的蛇產(chan) 業(ye) 園,推進人工繁育蛇產(chan) 業(ye) 向民族醫藥等大健康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韋寧香對檢查組的詢問一一作答。

  “必須搞清楚從(cong) 食用轉向藥用要經過哪些環節?如何把這些環節有機銜接起來?”檢查組提醒。

  檢查組建議,地方政府應當支持、指導、幫助受影響的養(yang) 殖戶調整、轉變生產(chan) 經營活動,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補償(chang) ,這是《決(jue) 定》的明確規定。

  《決(jue) 定》和法律在嚴(yan) 禁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的同時,允許因科研、藥用、展示等特殊情況,以人工繁育種群為(wei) 主,經嚴(yan) 格審批和檢疫檢驗,進行非食用性利用。

  在《決(jue) 定》頒布前,有一些以食用為(wei) 目的並經有關(guan) 部門審核許可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飼養(yang) ,有的規模還比較大,有的已成為(wei) 當地脫貧的重點項目,現在不能以食用為(wei) 目的進行養(yang) 殖了。檢查組指出,凡“一決(jue) 定一法”和其他有關(guan) 法律禁止的侵害野生動物的行為(wei) 活動,必須嚴(yan) 格禁止、依法打擊。對這類養(yang) 殖,要區別對待,穩妥處理,不能“一刀切”“一關(guan) 了之”“一殺了之”。要從(cong) 物種、檢疫、資金、技術、信息、設施、保管、運輸、加工利用、合理補償(chang) 等各環節、各渠道幫助解決(jue) 實際問題,使這些養(yang) 殖場戶依法合規經營、有序有效轉產(chan) 轉型,特別是要保證貧困養(yang) 殖戶不減收不返貧。

  麵臨(lin) 同樣問題的還有以養(yang) 殖五步蛇為(wei) 主的江西景德鎮市陳鋒特種野生動物科技開發公司。《決(jue) 定》出台後,公司調整了蛇類食品加工、銷售業(ye) 務,轉為(wei) 加大對生物製品、護膚品等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研發、生產(chan) 。公司和南昌大學等合作,研究蛇油膏等護膚品,還從(cong) 蛇毒中提取有效成分用於(yu) 中醫藥。企業(ye) 負責人表示,深入研究野生動物、科學利用野生動物,才能讓野生動物發揮出對人類的效用。

  江西省政府先後出台有關(guan) 意見,提出科學放歸自然、轉作非食用性用途、委托代養(yang) 、無公害化處置等方式,鼓勵養(yang) 殖戶在扶持資金到位之前申請先行處置,切實減少自身損失,同時妥善回應養(yang) 殖戶的合理訴求,幫助他們(men) 轉產(chan) 轉型。江西的做法,得到了檢查組的肯定。

  一路上,檢查組充分聽取專(zhuan) 家的意見。廣西林業(ye) 科學院高級工程師閆鼎羽建議,加強人工繁育技術攻關(guan) ,避免瀕危物種滅絕,推動種群保護。廣西中醫藥局在匯報時建議,妥善處理好野生動物資源保護與(yu) 可持續利用的關(guan) 係,重點針對需求量較大的珍稀瀕危藥用動物替代問題開展聯合攻關(guan) ,盡快突破人工繁育瓶頸。

  檢查組指出,要規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利用,確保在法治軌道上健康有序發展;製定、完善藥用野生動物利用的審批和檢疫檢驗等製度標準和規範,妥善處理好保護與(yu) 利用的關(guan) 係,引導規範繁育利用。

  嚴(yan) 格野生動物的監管體(ti) 製

  管好管住“捕、運、售、購、食”全過程

  “旅客你好!檢查發現你的行李存在異常,請到一旁配合我們(men) 檢查。”

  7月14日,檢查組來到南昌海關(guan) 下屬的昌北機場海關(guan) 檢查,此刻正在進行出入境檢查演練。兩(liang) 名“旅客”的行李在通過專(zhuan) 門的掃描機時,發現有可疑物品。海關(guan) 關(guan) 員打開物品查看,果然有夾帶的象牙製品。

  近年來,昌北機場海關(guan) 全麵提升監管查驗能力,聚焦旅客檢查、郵快件、航空貨物,2019年查獲象牙等瀕危野生動物製品391件。

  在展示廳內(nei) ,陳列著近年來查獲的象牙、虎骨、犀牛角等瀕危野生動物產(chan) 品。“沒有買(mai) 賣就沒有殺戮。”海關(guan) 關(guan) 員認為(wei) ,應該加強對到境外旅遊遊客的宣傳(chuan) 教育,提高法治意識,自覺抵製購買(mai) 野生動物產(chan) 品,共同保護野生動物。

  “一決(jue) 定一法”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及有關(guan) 部門、有關(guan) 方麵保護野生動物的責任義(yi) 務,確立了一整套保護和管理的製度措施。執法檢查組在廣東(dong) 、貴州兩(liang) 省檢查時了解到,兩(liang) 省嚴(yan) 格落實管控措施,清理野生動物經營市場和檔口,封控隔離所有養(yang) 殖場、動物園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依法全麵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推動有關(guan) 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西南寧市興(xing) 寧區市場監管局朝陽市場監管所所長周霞每天都要到市場,向經營戶宣傳(chuan) “一決(jue) 定一法”,巡查畜禽和水產(chan) 品交易情況,仔細查看有沒有野生動物存欄和交易行為(wei) 。作為(wei) 基層一線執法人員,她向檢查組反映執法中有“兩(liang) 難”:一是辨識難,對有一些比較相似的陸生及禽類動物較難做到精準辨識,造成監管困難;二是處置難,在日常監管中,對在餐館內(nei) 當場扣押的疑似野生動物活體(ti) 或死體(ti) ,後續如何處置?由哪個(ge) 部門來處置?還不明確。

  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guan) 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對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出售、購買(mai) 、利用、運輸、寄遞等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但檢查發現,監督管理機製不夠健全,部門職責交叉。如:查處違法運輸、寄遞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行為(wei) ,違法線索的發現、移交、查處等方麵,存在多頭執法與(yu) 執法空白,往往造成“誰都能管,誰都不管”局麵。

  檢查還發現,野生動物檢疫檢驗力量薄弱、標準缺乏、技術滯後,市場上經營的大多數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遊離於(yu) 檢疫檢驗之外。檢查組提醒,要加快補齊短板,切實防範公共衛生風險。

  檢查中,有執法部門反映,非法獵捕、交易、運輸野生動物的行為(wei) 違法成本低。個(ge) 別案件處罰力度小,存在責寬罰鬆、處罰手段單一等問題,違法成本低,難以形成震懾效果。由於(yu) 部分野生動物檢疫鑒定缺乏技術標準、缺乏有檢測資質的實驗室,給口岸打擊野生動物走私和檢疫鑒定工作造成困難。南寧海關(guan) 建議,由野生動物主管部門牽頭開展野生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和評估,確定進境野生動物檢疫疫病名錄,製定進境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相關(guan) 隔離、檢疫和鑒定技術標準,為(wei) 一線口岸執法和維護國門生物安全提供製度技術保障。

  檢查組強調,要健全野生動物管理體(ti) 製,強化監管和執法能力,進一步厘清部門職責分工,明確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各環節的監管職責,管好管住野生動物“捕、運、售、購、食”全過程,避免出現職能交叉或監管空白的現象;加強部門間信息交流和聯合執法,實現市場、口岸、網絡、物流等多環節有效監管;加強公安機關(guan) 、檢察機關(guan) 、審判機關(guan) 在案件辦理中的協作配合,充分發揮各級司法機關(guan) 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等各項職能,嚴(yan) 懲違法犯罪行為(wei) ,有效形成法律震懾。

  修改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製度

  從(cong) 源頭上防控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抓緊修訂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健全執法管理體(ti) 製及職責,堅決(jue) 取締和嚴(yan) 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從(cong) 源頭上防控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此次執法檢查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評估野生動物保護法,廣泛收集各方麵對法律修改的意見建議,為(wei) 修改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提供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製定於(yu) 1988年,先後經過了四次修改。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作出決(jue) 定,聚焦野生動物保護的突出問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就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提出了30件議案、52件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已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列入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野生動物的範圍有待明確。如刑法中雖規定了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等罪名,但針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三有”(即“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hui) 價(jia) 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wei) ,罪名設定不同、法律適用不一。

  7月15日,檢查組來到江西省貴溪市嘉鵬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檢查。該公司是江西省首家具有珍稀鸚鵡繁育養(yang) 殖及經營利用許可的特種養(yang) 殖企業(ye) ,公司負責人說,“鸚鵡作為(wei) 寵物飼養(yang) 迄今已經有幾百年,深受人們(men) 喜歡。可是,目前野生動物的範圍有多重定義(yi) ,各地對鸚鵡是否屬於(yu) 野生動物的認識不同,在運輸、銷售特別是出口時,有時會(hui) 遇到障礙。希望盡快在立法上明確野生動物保護範圍,允許成熟的鸚鵡養(yang) 殖技術推廣,既促進鸚鵡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發展,又保護珍稀動物資源。”

  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提出,相關(guan) 配套法律亟待完善。現行法律法規對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規定,主要局限於(yu) 對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保護,缺乏對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的規定。同時,司法機關(guan) 懲處涉野生動物犯罪行為(wei) 的依據是刑法的相關(guan) 規定,而刑法的這些規定僅(jin) 涉及走私、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wei) ,對涉及人工繁育、人工飼養(yang) 陸生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wei) 無法作為(wei) 刑事犯罪進行追訴。

  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一些執法職責由多部門共同承擔,市場監管總局認為(wei) ,這些規定造成職責交叉重複、責任不明。同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執法主體(ti) 較多,對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打擊往往依賴於(yu) 一些聯合集中專(zhuan) 項整治,缺乏可持續的製度保障機製,難以對多發的野生動物違法違規行為(wei) 進行日常有效打擊。

  為(wei) 修改完善好野生動物保護法,讓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製度更具操作性、規範性和約束性。檢查組建議,在立法目的、基本原則中增加防範公共衛生風險的內(nei) 容;著重強化對野生動物的分級分類管理;健全執法管理體(ti) 製及職責,強化地方政府責任,明確部門職責;堅決(jue) 取締、嚴(yan) 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強化對獵捕運輸、交易野生動物的全鏈條監督管理;加大對違法行為(wei) 的處罰力度,增加處罰額度,擴大處罰種類。同時,檢查組還指出,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中,要注意與(yu) 民法典、動物防疫法、畜牧法、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guan) 法律銜接協調。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