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三伏天的戶外勞動者:每天攝入4公斤水是必要保證

喬然 發布時間:2020-08-14 10:40:00來源: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三伏天是一年裏最熱的時節,從(cong) 事戶外作業(ye) 的打工者們(men) 仍不停歇,他們(men) 有人“喜歡”高溫天氣,有人為(wei) 了防曬要穿長衣長褲捂得厚一點,有人爬一整天樓衣服能擰出水來……

  8月的北京依舊持續“桑拿模式”,高溫讓整個(ge) 城市像個(ge) 燒透的磚窯。烈日當頭時,多數人都會(hui) 選擇躲在空調屋裏,然而也有不少戶外勞動者仍然要在酷暑下揮灑汗水。日前,記者走近3位從(cong) 事不同工種的戶外作業(ye) 打工者,了解他們(men) 是如何在高溫下辛苦工作的。

  “別人討厭高溫天氣,但我喜歡”

  作為(wei) 一名空調維修工,盛夏之時是曹政的工作旺季。記者見到曹政時,他正穿著一身標準的藍色工裝,帶著一雙白色手套給一戶人家進行空調清洗作業(ye) ,臉上的汗止不住地往下流。

  每天早上6點就要開始工作,晚上10點才能收工回家,有時甚至要忙到到夜裏十一二點才能結束。“平均每天要做10單左右,最多的時候一天做了14單。”曹政一邊說著一邊用曬得黢黑的手背抹去臉上的汗水。炎熱的時候,空調外機和防護欄也被太陽曬得滾燙,在需要對外機進行維修或清洗時,曹政就要做好防護措施,固定在室外的牆壁上開始工作,被曬傷(shang) 或燙傷(shang) 也是常有的事。

  2000年,曹政從(cong) 湖南益陽老家來到北京,在一家開關(guan) 廠工作,工作清閑但薪酬微薄。6年前,曹政喜得一對可愛的龍鳳胎,為(wei) 了多給自己的小家掙錢,便決(jue) 定轉行做一名空調維修工。“雖然辛苦,但是掙得更多了,時間上也相對自由。”曹政說。

  “別人都討厭高溫天氣,但我還是喜歡的,天氣涼爽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沒活幹,工資可能就要減少了。”曹政笑著說。曹政的工作性質決(jue) 定了溫度越高,活兒(er) 越多,盛夏之時,他每個(ge) 月都會(hui) 有一萬(wan) 多元甚至兩(liang) 萬(wan) 元的收入,一旦進入冬天,工資就會(hui) 減少不止一半。

  起初做空調維修的時候,曹政膽子很大,什麽(me) 作業(ye) 都敢做,最有難度的一次是給30層樓高的空調外機充氟,“當時心裏也沒有想著害怕。”而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有了家庭的牽掛,曹政變得有些“膽小”。空調工的工作時常遊走在危險的邊緣,他也親(qin) 眼見過一起高溫工作的同事在給外機充氟時,因為(wei) 中暑而發生意外。“哪個(ge) 行業(ye) 都有辛苦和危險,我們(men) 能做的就是精煉手上的技藝,同時注意安全防護。”曹政說。

  每天攝入4公斤水是必要保證

  如果說曹政隻是偶爾在高空作業(ye) ,那麽(me) 來自中建不二幕牆裝飾有限公司的喬(qiao) 誌國相當於(yu) 一直在“天上”工作。

  1977年出生的喬(qiao) 師傅從(cong) 事幕牆裝飾已經20多年了,現在幹起活來已輕車熟路,一次性高空作業(ye) 一兩(liang) 個(ge) 小時沒有問題。但回憶起第一次作業(ye) 時,他仍記得自己不敢往下看時的緊張。“那時候做夢都會(hui) 覺得自己在高空中,睡得不踏實。”

  夏季從(cong) 事幕牆裝飾,要忍受出工時太陽直射帶來的不適,最高的時候要在距地麵兩(liang) 百米的高空作業(ye) 。“除了高溫炎熱,更難受的是,有時陽光刺得自己睜不開眼睛。”每個(ge) 夏天,喬(qiao) 師傅的身上都要曬掉一層皮,為(wei) 了避免全身曬傷(shang) ,他會(hui) 在37攝氏度的高溫下穿著長褲長袖把自己捂得厚一點。此外,每天4公斤水的攝入量是必要保證,也要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即使喝了這麽(me) 多水,也要盡量少去廁所,以防止水分通過汗液蒸發。

  除了注意防暑,還要時刻注意安全問題。喬(qiao) 師傅告訴記者,幾年前在某個(ge) 夏日進行高空作業(ye) 時,吊籃突然失靈一直往上升,幸虧(kui) 一旁的工友按了緊急製動才得以停下,否則,升到一定高度時,繩子會(hui) 因承受不住壓力而斷掉,“現在想想都後怕。”

  由於(yu) 公司包吃包住,喬(qiao) 師傅的生活沒有太大開銷,每月都把大部分工資寄回河南南陽老家。9歲的女兒(er) 在讀小學,已經成年的兒(er) 子準備入伍,他的當務之急是要攢錢為(wei) 兒(er) 子在老家買(mai) 一套房。“我今年43歲,在這個(ge) 行當裏算黃金年齡,既有經驗又有體(ti) 力,能多掙一點是一點。”

  8月8日恰好是喬(qiao) 師傅的生日,當天中午,他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了一碗麵的照片,並配上“願明年上麵多個(ge) 蠟燭”的文字。吃完這碗麵就算過了生日,這種簡單的儀(yi) 式感提醒他自己又年長一歲,也預示著自己離買(mai) 房的進度又近了一步。

  “一整趟下來,衣服能擰出水來”

  “您好,要搬的東(dong) 西多嗎?幾個(ge) 編織袋?看看我的車能不能裝。哦,沒問題,15分鍾後到。”8月11日下午,搬家工張曉良確定好搬家者的位置後,踩下油門,貨車啟動,向著目的地出發。

  今年3月,張曉良開始從(cong) 事搬家工作,一邊通過網約搬家平台接活兒(er) ,一邊通過熟人介紹跑一些長途的拉貨服務。

  7月中下旬,北京疫情逐漸好轉,搬家服務迎來一波小高峰。張曉良每天早上5時30分準時起床,一輛貨車、一輛小推車、幾根尼龍繩,外加一雙白色手套,帶好全部家當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直到半夜 11點才結束。

  最近天氣炎熱,張曉良為(wei) 了使一天的工作更加高效,盡可能一次性搬運更多物品,由於(yu) 貨物太重,尼龍繩在他的皮膚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背也稍有些駝,身上的短袖也被物品上的汙漬沾染。遇到有電梯的樓房還好,沒有電梯的時候,就隻能靠自己的肩膀承受全部的物品重量,“一整趟下來,衣服能擰出水來。”曹政說。

  2002年,張曉良從(cong) 家鄉(xiang) 遼寧來到北京開了一家飯店,今年2月,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了張曉良沉痛一擊,關(guan) 掉飯店的他靠著這輛貨車成為(wei) 一名搬家師傅。雖然辛苦,但每天忙於(yu) 奔波的他也感受到了另一種踏實,少了焦慮和壓力,他堅信能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致富。

  下午3點,張曉良幫助雇主把物品全部搬上樓後坐在一旁休息,雇主遞來一瓶冰水並表示“師傅辛苦了”,他害羞地說了聲謝謝。麵對這樣的善意,張曉良在炎熱的天氣裏感到了絲(si) 絲(si) 慰藉和清涼。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