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字見證深圳義務巡查水源地新模式
“指示牌不清晰,拍下來。”中集集團安全環保高級經理李柱文作為(wei) 義(yi) 務巡庫員,正在和隊友們(men) 巡查深圳市西坑水庫。
義(yi) 務巡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模式由廣東(dong) 省深圳市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水源辦)自2019年8月開創,首次在西部5個(ge) 水庫進行試點執行。這是水源辦將積極發動公眾(zhong) 參與(yu) 、探索現代環境管理製度,作為(wei) 政府管理保護水源的有益補充。
專(zhuan) 業(ye) 培訓,巡查有“術”。水源辦西部巡查科科長董嘉儀(yi) 告訴記者,這些義(yi) 務巡查員需要通過專(zhuan) 門培訓和現場考試及格後才能“持證上崗”。經選拔,共遴選出10名符合要求的義(yi) 務巡查員,發放巡查員證書(shu) 及巡查證件,在全市西部5個(ge) 水源地開展義(yi) 務巡查員試點工作。
製定規範,巡查有“紀”。“雖然是義(yi) 務巡查,但也得依規進行。”水源辦相關(guan) 負責人說道。為(wei) 此,水源辦製定《深圳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義(yi) 務巡查員管理辦法》,規範義(yi) 務巡查的頻次、方式、內(nei) 容等要求,以及規範義(yi) 務巡查員增補和退出機製,為(wei) 有效開展義(yi) 務巡查工作提供製度規範和保障。
定期組織,巡查有效。為(wei) 保證巡查工作的開展有實效,在分組巡查的基礎上,每月組織兩(liang) 次集中巡查。同時,構建“發現問題—反饋問題—交辦問題—交辦情況反饋—問題複核”的流程機製,並就每月巡查情況編製義(yi) 務巡查工作月報,做到“有問題就有反饋”。
截至目前,累計巡查120人次,累計裏程數998.5公裏,累計用時311.9小時。據介紹,上述工作模式經過前期探索,現已初成規模,明年將在全市推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