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整治“飯圈”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
中新網8月2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啟動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zhuan) 項治理行動。通知要求,加大對“飯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wei) 和現象的治理力度。
通知要求,本次專(zhuan) 項整治的重點是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不良網絡社交行為(wei) 、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網絡遊戲等問題。重點采取五項舉(ju) 措:一是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重點對未落實網絡遊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ce) 製度、控製未成年人使用網絡遊戲時段時長、規範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和打賞服務等方麵要求的網絡遊戲企業(ye) 或平台進行全麵整治。
二是集中整治網絡不良行為(wei) 。加大對“飯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wei) 和現象的治理力度,重點對涉及未成年人網絡社交中出現的侮辱謾罵、人身攻擊、惡意舉(ju) 報等網絡欺淩和暴力行為(wei) ,以及敲詐勒索、非法獲取個(ge) 人隱私等違法活動予以查處。
三是專(zhuan) 項治理低俗有害信息。集中對學習(xi) 教育類網站平台和其他網站的網課學習(xi) 版塊推送網絡遊戲、低俗小說、娛樂(le) 直播等與(yu) 學習(xi) 無關(guan) 的信息問題進行治理。
四是加強對企業(ye) 監督監管。督促互聯網企業(ye) 嚴(yan) 格落實主體(ti) 責任,加大對涉未成年人信息內(nei) 容審核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置有害信息。加強信息通報,引導企業(ye) 切實履行社會(hui) 責任,規範有序經營。
五是加強教育宣傳(chuan) 引導。部署各地中小學集中開展學生網絡素養(yang) 和網絡自我保護教育,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網絡安全意識。開展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理念的宣傳(chuan) 活動,指導家長履行監護人職責,引導未成年人限時、安全、理性上網,學習(xi) 使用文明、健康的網絡語言,預防和製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通知要求,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是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和社會(hui) 和諧穩定的重要舉(ju) 措,各地教育、新聞出版、網信、公安、電信、市場監管等部門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建立聯動協調機製,深入摸排網站、平台和應用程序中存在的問題,堅決(jue) 打擊取締違法違規的網站平台,全麵淨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