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廈門匠人堅守初心 四十年僅釀四十次醬油

李思源 錢曉芸 發布時間:2020-08-27 11: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在福建廈門有一位63歲的製醬師傅,四十年來采用傳(chuan) 統技法僅(jin) 釀造四十次醬油,他堅守初心,與(yu) 經濟特區共成長。這位匠人就是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非遺傳(chuan) 承人——劉團結。

  【解說】廈門古龍露天場地中擺上6萬(wan) 個(ge) 醬缸,裝滿精選大豆等原料,日曬夜露,緩慢發酵,一大早劉團結就帶領徒弟們(men) 開啟了又一輪古法釀造醬油的“旅程”。同現代工藝最短7天製成相比,古法醬油釀造工藝繁瑣,需經過人工選豆、浸泡、高溫蒸煮和沉澱醇化等十多道工序,釀造一次至少需要一年365天的時間。

  【同期】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非遺傳(chuan) 承人 劉團結

  古法釀造就是說我們(men) 靠天自然發酵,我們(men) 從(cong) 第一道發酵到第二道發酵,我們(men) 這個(ge) 曬場就是第二道發酵,第二道發酵從(cong) (原料)下缸到成品,要整整用上一年的時間,這個(ge) 一年的時間要經過一年裏麵的四季春夏秋冬,這個(ge) 四季裏麵不同的氣候,不同的變化,要根據氣候的變化來調整。

  【解說】古法釀造醬油源自唐代人工製曲傳(chuan) 統工藝,最難的就是觀察控製曬場上醬缸的發酵。數萬(wan) 個(ge) 醬缸既不是同時操作,又都需要統一管理,各種情況都會(hui) 隨時變化,劉團結告訴記者,管理這麽(me) 多醬缸頭腦就需要像計算機一樣,時刻牢記精密安排。

  【同期】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非遺傳(chuan) 承人 劉團結

  其實做我們(men) 這種(工作)很枯燥,氣候條件高溫下雨天,但是對我們(men) 做醬的來講,這個(ge) 不是問題,因為(wei) 我們(men) 做醬的做到這種程度,你要繼承這個(ge) 古法釀造,你要有一個(ge) 就是說首先你要把這個(ge) 做好,我們(men) 不會(hui) 去考慮這個(ge) 時間,反正時間過就過,我們(men) 隻有考慮說我們(men) 現在要怎麽(me) 把事情做好,所以說一晃就是四十年過了。

  【解說】1980年恰逢經濟特區獲批成立,23歲的劉團結乘著時代的浪潮,走進廈門罐頭廠跟著師傅學習(xi) 古法釀造醬油,一開始他無法完全適應這種重複的工作,隨著一批批醇美醬油的誕生,劉團結除了欣慰還有更多的成就感,於(yu) 是他開始鑽研學習(xi) 技藝,最終成為(wei) 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第五代傳(chuan) 承人。

  【同期】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非遺傳(chuan) 承人 劉團結

  像我們(men) 這種做法不是說,我一代人一做下去就能做到這種程度,也是前麵幾代人的努力,幾代人每代人他都有自己獨特的那種提升產(chan) 品(技法),一代人提升一點,一代人提升一點,才能達到現在這樣的水平。

  【解說】從(cong) 青蔥年少到兩(liang) 鬢斑白,幾十年如一日守護這門古老的技藝,和醬油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劉團結頗為(wei) 感慨,這平凡的工作雖枯燥但也收獲頗豐(feng) ,與(yu) 其說是釀造醬油不如說是磨煉人生。

  【同期】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非遺傳(chuan) 承人 劉團結

  四十年其實一年(釀造醬油)一次,也是四十次而已,說多不多四十次,但是四十次我就要花上四十年的時間,這就是我們(men) 古法釀造裏麵的精髓就是在這裏。

  【解說】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年來,湧現出各行各業(ye) 大量的崗位,盡管工作環境、內(nei) 容不同,但相同的是隻有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華。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