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一追到底 擊碎外逃美夢

王卓 發布時間:2020-08-30 09:22:00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自回國投案以來,外逃人員錢建芬一直接受江蘇省監委調查。時至今日,回想起從(cong) 當初決(jue) 意外逃到最終輾轉投案的曆程,她仍然感慨萬(wan) 千。

  “我本人叫錢建芬,我自願回來向雨花台區監委投案……”5月17日,江蘇省南京市祿口機場,在雨花台區監委工作人員見證下,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錢建芬提交了手寫(xie) 的投案自首聲明。

  錢建芬,江蘇省無錫融海投資谘詢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因涉嫌行賄罪,於(yu) 2019年7月案發前外逃。從(cong) 最初的態度強硬到左右搖擺,再到下定決(jue) 心,經曆與(yu) 專(zhuan) 案組近一年的拉鋸後,錢建芬最終選擇拋棄避罪幻想,回國投案。

  事情的敗露源於(yu) 對另一起貪賄案件的調查。2019年7月,江蘇省紀委監委對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黨(dang) 組書(shu) 記、院長時永才涉嫌嚴(yan) 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並采取留置措施。其間,錢建芬行賄時永才的案情浮出水麵。8月,南京市雨花台區監委對錢建芬立案調查,卻發現其早在半個(ge) 月前,就以看望子女為(wei) 借口逃往國外。江蘇省追逃辦立即會(hui) 同省紀委監委第五審查調查室,組織南京市、南京市雨花台區、宜興(xing) 市紀委監委組成工作專(zhuan) 班,對錢建芬展開追逃。

  “當前,公職人員外逃得到有力遏製,但腐敗案件涉案人聞風而逃的情況時有發生,給紀檢監察機關(guan) 的審查調查工作造成阻礙,錢建芬就是此類案件的典型。”南京市雨花台區監委委員淩勝告訴記者,對錢建芬一追到底,就是要釋放“受賄行賄外逃人員一起追”的強烈信號。

  追逃一開始並不順利。錢建芬態度頑固,“她自認為(wei) ‘我在國外,你們(men) 不能拿我怎麽(me) 樣’,每一次交涉都很艱難。”淩勝告訴記者。而在大洋另一邊,錢建芬也在時刻關(guan) 注國內(nei) 的一舉(ju) 一動,試探專(zhuan) 案組會(hui) 對她采取什麽(me) 措施。

  2020年1月,眼看時永才留置期滿即將移送司法機關(guan) 處理,錢建芬認為(wei) 有了回旋餘(yu) 地,自己有可能會(hui) 被放過。對此,專(zhuan) 案組傳(chuan) 遞的決(jue) 心和態度一以貫之,“無論你在任何一個(ge) 地方,不管你有多遠,天涯海角都要把你追回來。”

  對於(yu) 錢建芬提出的拒絕回國理由,專(zhuan) 案組通過關(guan) 係人將其一一駁斥。她曾說“自己病重無法乘機”,專(zhuan) 案組對其提供的就醫病曆及診斷證明分析後指出,錢建芬提供病曆顯示的症狀均為(wei) 常見病症,完全不影響乘機。與(yu) 此同時,專(zhuan) 案組對錢建芬在國內(nei) 的涉案資產(chan) 全麵依法采取查封、凍結措施,讓其在經濟上感受到切膚之痛。

  盡管拒絕回國的決(jue) 心已不像最初時那麽(me) 強烈,但錢建芬僥(jiao) 幸之心尚存,仍企圖做最後的試探。她在給專(zhuan) 案組發來的微信中說:“國外疫情很嚴(yan) 重,我怕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回來,帶來不確定的後果。(我)請求能否用別的方式如視頻詢問、按要求寫(xie) 材料,我願意認罪認罰,聽憑處置。”

  現實並沒有給錢建芬太多猶豫的機會(hui) 。其後到來的“紅色通緝令”,成為(wei) 壓倒錢建芬僥(jiao) 幸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今年3月,國家監委協助江蘇省監委申請對錢建芬發布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消息傳(chuan) 到錢建芬耳朵裏,沒等紅色通緝令發布,錢建芬就“坐不住了”。“她擔心‘紅通’會(hui) 使其在國外失去朋友和合作夥(huo) 伴,被華人圈拋棄。”淩勝說。

  天網恢恢,一切掙紮都是徒勞。4月,錢建芬主動聯係辦案人員,表示要在正式成為(wei) “紅通人員”之前回國投案。

  一個(ge) 月後,一架飛往南京的航班在祿口機場緩緩降落。錢建芬走下舷梯,看到前來交接的雨花台區監委工作人員,心裏的另一隻靴子終於(yu) 落地。

  在投案自首聲明上,她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國外也有熟悉法律的朋友給我出點子,但是後來我認為(wei) 提條件是不現實的。相信你們(men) 會(hui) 對我進行公正處理,我相信共產(chan) 黨(dang) 、相信政府,我要拿我的例子,做其他外逃人員的工作,讓他們(men) 像我一樣配合你們(men) 的工作。”

  一追到底,擊碎外逃美夢。“錢建芬的歸案更加證明了,外逃不是逃避法律製裁的救命稻草。外逃腐敗分子隻有徹底拋棄僥(jiao) 幸心理,選擇回國投案才是唯一的出路。”淩勝說。(本報記者 王卓)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