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報告: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發展研究中心14日在北京發布《2019年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狀況評價(jia) 報告》稱,國家知識產(chan) 權戰略實施以來,中國知識產(chan) 權創造快速發展,已經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知識產(chan) 權大國。
最新報告發布的2010年至2019年數據顯示,全國知識產(chan) 權綜合發展指數逐步提升至279.2,綜合發展成效顯著;中國知識產(chan) 權創造發展指數持續上升,2013年之前年均增長5.4%,之後年均增長15%,2019年達到270.5;中國知識產(chan) 權運用指數呈平穩增長趨勢,年均增長率為(wei) 9.9%,2019年運用指數為(wei) 234,與(yu) 上年基本持平;中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指數一直保持上升趨勢,2019年增至314.8,年均增長率13.6%,保護水平全麵加強;中國知識產(chan) 權環境指數連續提高,年均增長率為(wei) 12.9%,2019年達到297.4。
從(cong) 國際比較來看,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水平穩居世界中上遊,2018年世界排名由第9位上升至第8位;中國的知識產(chan) 權發展狀況總指數得分從(cong) 2017年的63.18提升至2018年的67.08;2018年,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狀況中能力、績效、環境三個(ge) 一級指數分別處於(yu) 世界第5位、第3位和第23位,與(yu) 2017年相比,能力和績效指數位次保持不變、環境指數上升1個(ge) 位次,這三要素不均衡的現象逐步改善。
從(cong) 地區綜合發展來看,中國內(nei) 地知識產(chan) 權區域不均衡發展仍持續,2019年知識產(chan) 權綜合發展指數具體(ti) 可歸為(wei) 4個(ge) 梯隊:廣東(dong) 、上海、江蘇、北京、浙江、山東(dong) 為(wei) 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包括安徽、四川、福建、湖北、遼寧、陝西、天津、湖南;第三梯隊包括河南、重慶、河北、雲(yun) 南、吉林、黑龍江、江西、廣西、貴州;第四梯隊包括新疆、甘肅、內(nei) 蒙古、山西、寧夏、青海、海南、西藏,四個(ge) 梯隊知識產(chan) 權綜合發展指數分別為(wei) 高於(yu) 80、80至70之間、70至60之間、低於(yu) 60。
《2019年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狀況評價(jia) 報告》中,全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指數以2010年為(wei) 基期年份,設置2010年綜合及創造、運用、保護、環境發展指數為(wei) 100,並對2010年至2019年的全國數據進行測算。
據了解,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發展研究中心自2012年起開始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狀況評價(jia) 的研究工作,並按年度公開發布評價(jia) 結果,旨在及時監測評價(jia) 國家和地區知識產(chan) 權發展狀況,為(wei) 國家知識產(chan) 權戰略實施以及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提供決(jue) 策參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