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黃沙灘 漸成花果川
在黃河新鄉(xiang) 段灘區,曾經長期存在人河爭(zheng) 地、爭(zheng) 水及亂(luan) 采、亂(luan) 建等問題。河南新鄉(xiang) 市平原區在確保安瀾的同時,探索將高灘、中灘、嫩灘分區治理。昔日的黃沙灘,正在成為(wei) 百姓稱讚的花果川。
“鹽店莊、荒灘地,晴天沙、雨天泥,種啥不長啥,天天餓肚皮。”這首順口溜,曾是黃河新鄉(xiang) 段灘區的寫(xie) 照。“水衝(chong) 河灘像下餃子一樣往河裏掉。”河南新鄉(xiang) 市平原示範區橋北鄉(xiang) 尤拐村村民李振喜回憶。近10年間,因河道擺動,尤拐村的灘地由原來的2300多畝(mu) 減少到1400多畝(mu) 。
長期以來,新鄉(xiang) 平原區黃河灘區“人河爭(zheng) 地、人河爭(zheng) 水、人河爭(zheng) 空間”問題難以解決(jue) ,亂(luan) 采、亂(luan) 占、亂(luan) 堆、亂(luan) 建等問題難以根除。近年來,當地積極探索“三灘分治”綜合治理,尋找灘區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度陷入“汙染、治理、再汙染”的怪圈
新鄉(xiang) 市平原區黃河灘區麵積126平方公裏、臨(lin) 河岸線25公裏,為(wei) 黃河下遊分界處“第一灘”,居住著近10萬(wan) 百姓。灘區既是許多村民的家園,又承擔著黃河行洪滯洪、沉沙的重任。
位於(yu) 灘區的尤拐村,除了人河爭(zheng) 地問題,更令人不解的是,守著黃河水,灘地卻澆灌困難。“近幾年,河道水位下降明顯,高灘打井要10米左右才出水,而柴油泵機揚程僅(jin) 七八米,再加上‘龍頭’經常被泥沙堵塞,總是抽不上來水,這就是灘區群眾(zhong) 常說的‘臨(lin) 河不見水’。”尤拐村村支書(shu) 郭學義(yi) 說。利益驅動下,部分村民打起了歪主意:有人非法采砂,有人非法占地“建大棚”,有人隨意圈占搞養(yang) 殖,還有人在灘區傾(qing) 倒垃圾……
“當時灘區被搞得烏(wu) 煙瘴氣,紮眼得很!”平原區一位鄉(xiang) 鎮幹部直言不諱。為(wei) 此,當地政府開展了多次環境整治,卻始終跳不出“汙染、治理、再汙染”的怪圈。
洪水分級設防、三灘分區治理
對新鄉(xiang) 來說,黃河安瀾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按照確保堤防不缺口、河道不斷流、河床不抬高、水質不超標的要求,新鄉(xiang) 市謀劃幸福渠穿灘公路拓寬改造、黃河大堤加固提升等防洪工程。“比如,幸福渠公路拓寬改造後,除了可以成為(wei) 中灘和高灘的防洪線,還有助於(yu) 確保優(you) 質水資源、打造宜居水環境。”平原區沿黃辦主任李華辰說。
“我們(men) 通過洪水分級設防、泥沙分區落淤、三灘分區治理,為(wei) 灘區高質量發展探索新模式。”平原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王朝傑表示。
據介紹,在沿黃生態修複、涵養(yang) 、重塑的基礎上,平原區重構高灘、中灘、嫩灘“三灘”空間格局,編製了黃河灘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試驗區規劃。
何謂三灘分治?按照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思路,高灘築嶺安居,中灘生態集成,嫩灘生境成廊,主槽水沙暢通。平原區著手對現有灘區進行結構性改造:自然滯洪形成的嫩灘加強保護,使之成為(wei) 濕地保育、灘綠水清的生態空間;改造並合理布局中灘,使之成為(wei) 大美田園、農(nong) 科文旅等方麵的發展空間;加固拓寬黃河大堤形成高灘,使之成為(wei) 安遷宜居、活力雙創的生活空間。
添綠又添財,風景美日子更美
“以前,拉走一車砂,賣幾百塊,再往坑裏傾(qing) 倒一車建築垃圾,又掙幾十塊。雖然來錢快,但灘區卻毀了。”曾在非法采砂點打工的李濤莊村貧困戶卞紅新說。2018年底,平原區開始重拳打擊非法采砂,當地43處非法采砂點被取締。
此後,卞紅新按照當地的政策引導,開始種植果樹。“種植林果樹,政府每畝(mu) 補八百元,連續補三年,掛果歸個(ge) 人;土地若流轉,每畝(mu) 千餘(yu) 元,連續補七年,管養(yang) 還給錢。”卞紅新說,他將家裏的8畝(mu) 地全部種上了經濟林果樹,逢人就說,“現在灘區走對路了,今天添綠,明天添財。住在黃河邊,到處花果園!”
據介紹,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規劃的未來花果園也落地平原區黃河灘區,種植麵積1000畝(mu) ,涵蓋果樹8大樹種72個(ge) 品種。在這裏,通過技術應用改良土壤、改良樹形,減少農(nong) 藥和化肥用量,為(wei) 灘區果農(nong) 增收提供優(you) 良品種和技術支撐。
李華辰表示,“三灘分治”還將突出水資源節約利用,如高灘的居民集聚區將實現綠色節水節能型的“雙排雙供”係統;中灘的秸稈及糞便汙水將製成有機肥直接用於(yu) 中灘有機農(nong) 業(ye) ,其他廢水將被集中處理,避免汙染黃河水體(ti) 。
“現在這裏風景美,往後日子更美!”站在黃河岸邊,麵對眼前美景,嚐到灘區治理“甜頭”的卞紅新十分感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