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標千倍,檢測機構為何沒有測出?
日前,上海藥監局抽檢質量公告顯示,一家以平價(jia) 銷售模式著稱的“十元店”公司代理的一款指甲油,致癌物超出國家標準1400多倍。據此,該公司與(yu) 供應商對涉事商品進行第三方複檢,測試結果是合格的,但經藥監部門複檢,該款指甲油仍被判定為(wei) 不合格產(chan) 品。公司表示尊重藥監局的檢測結果,涉事指甲油已作下架處理。涉事店鋪店長表示,不合格產(chan) 品責任在供應商。
按國家規定,此類產(chan) 品三氯甲烷含量不得超過0.40μg/g,而被檢指甲油檢出三氯甲烷含量達589.449μg/g,超標千倍有餘(yu) ,令人震驚。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為(wei) 何該公司與(yu) 供應商進行第三方複檢結論是合格,與(yu) 權威檢測結果差距如此大,已經遠遠超出誤差的合理範圍。第三方檢測機構為(wei) 何連這麽(me) 明顯的不合格商品都無法檢測出來,其檢測過程令人質疑。
是第三方檢測能力不足,還是檢測結論被人為(wei) 幹預?目前沒有足夠信息不能武斷下結論,但可以確定一點,這次檢測確實出現了重大失誤。根據產(chan) 品質量法規定,產(chan) 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考核合格後,方可承擔產(chan) 品質量檢驗工作;產(chan) 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依法按照有關(guan) 標準,客觀、公正地出具檢驗結果。因此,相關(guan) 部門應依法對該第三方機構的資質進行調查,問題到底出在哪兒(er) ,如有機構或人員違法違規偽(wei) 造檢驗結果,應視情節輕重依法給予罰款、取消檢測資格或追究刑事責任。
對於(yu) 不合格產(chan) 品,生產(chan) 商的責任不必多說,但作為(wei) 銷售商的“十元店”公司如果將責任甩鍋給生產(chan) 商,自己扮作無辜白蓮花狀,也是說不通的。迄今為(wei) 止,該公司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該產(chan) 品為(wei) 不合格產(chan) 品並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而且即使不知情依法也僅(jin) 是減輕處罰而非免予處罰。更何況,此前質監部門已經多次抽檢到該公司銷售的商品不合格,難道都不知情嗎?銷售者的損害賠償(chang) 責任,法律已經明文規定,不是單方甩鍋就可以免責的。公司既已售出不少不合格產(chan) 品,當下第一要務應盡快下架商品,查清檢測失誤原因,處理賠償(chang) 事宜,並對其他相關(guan) 產(chan) 品開展嚴(yan) 格排查。
此事也敲響了“一元店”“十元店”等小商品產(chan) 品質量的監管警鍾:低價(jia) 多銷模式不代表質量安全可以下調底線,反而應當因為(wei) 更大的銷量、與(yu) 群眾(zhong) 日常生活更密切而必須提高安全警戒、嚴(yan) 把質量關(guan) 口。在督促企業(ye) 擔起質量把控責任的同時,相關(guan) 部門也應著手對涉事生產(chan) 商調查處理,加強對其他類似“十元店”在售商品的抽檢和監管,守好生活日用品安全底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