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國台辦:海峽論壇成今年台灣參與人數最多的兩岸交流活動

發布時間:2020-09-30 12:3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30日電 國台辦30日舉(ju) 行例行發布會(hui) ,發言人馬曉光介紹第12屆海峽論壇取得的各項成果,他表示,盡管受到民進黨(dang) 當局百般阻撓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12屆海峽論壇仍順利舉(ju) 辦,大批台胞踴躍參加各項活動,正如汪洋主席發表視頻致辭中所指出的那樣,兩(liang) 岸民眾(zhong) 交流意願真誠強烈,任何勢力無法阻擋。

  馬曉光說,歸納起來,本屆論壇的主要成果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論壇匯聚兩(liang) 岸同胞共襄盛舉(ju) ,成為(wei) 特殊形勢下最大規模民間交流“大舞台”。據不完全統計,約2000名台胞參加了論壇的各項活動,9萬(wan) 名島內(nei) 台胞線上收看論壇大會(hui) ,成為(wei)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規模最大、台灣參與(yu) 人數最多的兩(liang) 岸交流活動。

  二是論壇創新線上線下結合的交流模式,邁入兩(liang) 岸交流“雲(yun) 時代”。本屆論壇廣泛運用新媒體(ti) 、新技術,突破疫情和人為(wei) 阻撓帶來的不利因素,46場係列活動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活動達34場。兩(liang) 岸青年通過“雲(yun) 辯論”“在線知識競賽”“雲(yun) 上創意PK”碰撞智慧火花;兩(liang) 岸“雲(yun) 祭祀”“雲(yun) 端晚會(hui) 展演”“雲(yun) 展覽”等文化活動豐(feng) 富多彩;兩(liang) 岸各界從(cong) “麵對麵”到“屏到屏”,“雲(yun) 簽約”“雲(yun) 招聘”“帶貨直播”激發出合作發展的激情。

  三是論壇促進兩(liang) 岸同胞心靈相通,共乘融合發展的“雲(yun) 快車”。兩(liang) 岸各界圍繞經濟合作、文化交流、青年交流、基層交流等議題,共憶抗擊疫情、共揚中華文化、共推應通盡通、共謀融合發展,取得可貴成果。“雲(yun) 招聘”為(wei) 台灣青年提供1300多個(ge) 就業(ye) 崗位;“雲(yun) 簽約”促成80多個(ge) 經貿項目對接,總投資額超過30億(yi) 元人民幣;各類線下簽約項目總額近110億(yi) 元人民幣。

  四是論壇受到廣泛關(guan) 注,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幾天內(nei) ,相關(guan) 活動視頻播放量超過了4億(yi) ,島內(nei) 網絡和社交媒體(ti) 報道了3000多條,評論超過13.1萬(wan) 條。

  馬曉光稱,主辦單位委托他借今天發布會(hui) 的機會(hui) ,向所有關(guan) 心支持論壇工作的兩(liang) 岸各界朋友轉達衷心感謝。

  另外,有記者提問,針對新黨(dang) 主席吳成典在出席海峽論壇時呼籲要一起推動“一國兩(liang) 製”台灣方案,台陸委會(hui) 對此宣稱,將啟動所謂“行政調查”,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表示,新黨(dang) 一貫追求國家統一、民族複興(xing) ,主張兩(liang) 岸和平統一。早在去年8月舉(ju) 行的黨(dang) 情大會(hui) 上,新黨(dang) 就公布了關(guan) 於(yu) “一國兩(liang) 製”台灣方案的八點倡議。吳成典主席在出席論壇期間重申了新黨(dang) 的一貫立場,提出希望兩(liang) 岸關(guan) 係和平發展、追求和平統一的理性主張,這是正義(yi) 之舉(ju) 。

  馬曉光指出,民進黨(dang) 當局一麵操縱和放任各種“台獨”分裂言行,一麵編織“莫須有”的罪名,極力壓製島內(nei) 主張統一的聲音,幹擾破壞兩(liang) 岸交流合作,大肆製造“綠色恐怖”和“寒蟬效應”,刻意升高兩(liang) 岸對立。這種拙劣的政治操弄不得人心。

  還有記者提問指,日前,花蓮阿美族青年楊品驊在海峽論壇演講說“我是中國人”,隨後台灣“原民會(hui) ”表示,台灣原住民不是炎黃子孫,請問發言人有什麽(me) 看法?

  馬曉光稱,所謂的“原委會(hui) ”,是民進黨(dang) 當局的下屬機構。民進黨(dang) 當局瘋狂阻撓破壞兩(liang) 岸交流,煽動製造兩(liang) 岸對立對抗,這個(ge) 機構的負責人講這樣的話一點也不奇怪。但他為(wei) 民進黨(dang) 當局代言並不能代表包括阿美族群在內(nei) 的少數民族同胞。中華民族是由多民族構成的命運共同體(ti) ,各民族成員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兩(liang) 岸同胞都應該以屬於(yu) 中華民族而驕傲。

  記者繼續提問,阿美族台青參加海峽論壇因說“我是驕傲的中國人”被島內(nei) 輿論攻擊,這並非首例,現在很多台灣人都感覺自己好像是“夾心餅幹”。民進黨(dang) 當局的“反中”政策也讓台灣民眾(zhong) 來大陸發展感到很有壓力。請問針對在大陸發展和有意願來大陸發展的台灣民眾(zhong) ,大陸方麵是否在心理或政策上有更多的幫助?

  馬曉光說,在對台大政方針上,我們(men) 始終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men) 願意為(wei) 包括台灣青年在內(nei) 的廣大台灣同胞來大陸發展提供同等待遇,讓他們(men) 更便利地分享大陸發展成果。兩(liang) 岸交流40年來的事實證明,兩(liang) 岸同胞交往越多,越有利於(yu) 消除隔閡,越有利於(yu) 增進了解。增加溝通、增進認同,這是個(ge) 好事情。到底是誰在給台灣同胞設置障礙;誰動輒把兩(liang) 岸正常交流泛政治化、扣“紅帽子”;誰操縱自己豢養(yang) 的網軍(jun) ,批倒批臭、惡意攻擊,甚至動用司法手段進行處罰,大家看得很清楚。誰在刻意製造台灣民眾(zhong) 的“夾心”狀態,誰就是罪魁禍首。

  馬曉光強調,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men) 繼續貫徹執行“31條”“26條”等一係列促進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擴大兩(liang) 岸交流合作、給台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這一點不會(hui) 變。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