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忽視路邊的垃圾分類 有人夜間往樹坑便道扔垃圾
有人夜間往樹坑便道扔垃圾
隨著《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持續推行,市民的垃圾分類習(xi) 慣也在逐步養(yang) 成。不過,一些市民近日反映,小區裏的垃圾分類成效顯著,可每到晚上,就有人往小區外的便道旁、樹坑裏成袋扔垃圾,袋子破損後散發的異味、滲漏的油汙,嚴(yan) 重影響到市容市貌。記者立即根據線索赴現場調查。
地點1 左安路
垃圾扔便道臭味熏人
弘善家園小區居民反映,近段時間一到晚上,小區南側(ce) 的左安路沿途便會(hui) 出現隨意丟(diu) 棄垃圾的情況。“每次下班從(cong) 這裏經過,都會(hui) 看到許多垃圾。再加上路邊開有不少小餐館,一到晚上就有人把這些垃圾堆當成露天衛生間,臭味難聞。”
9月22日晚9時,記者來到左安路與(yu) 方莊東(dong) 路交叉口。左安路北側(ce) 為(wei) 鐵道線路,南側(ce) 設有便道,旁邊是一片平房區。以此為(wei) 起點,記者沿著左安路一路向西,走出不足百米,路邊便道的燈杆下便出現了垃圾堆放的情況。這片垃圾堆麵積約1平方米,裏麵除了屬於(yu) 其他垃圾的陶瓷製品、外賣包裝,還可以看到塑料泡沫、飲料瓶以及各種廚餘(yu) 垃圾。
沿著道路繼續前行,直至弘善家園小區南側(ce) ,沿途不足六百米的便道上,垃圾亂(luan) 扔的點位多達7處。這些垃圾既沒有進行分類並投入路邊的垃圾桶中,而且不少裝垃圾的塑料袋也未係緊,裏麵的垃圾撒落一地。其中一處成片堆放的垃圾甚至將便道徹底堵死,想要繼續前行隻能繞道。由於(yu) 周邊有不少小餐館,加之該片垃圾堆周圍停放的機動車形成了“天然屏障”,一些食客便將這裏當成了方便的場所,一陣陣腥臊的氣味向記者襲來。
居民王先生說:“早上一出門,就能在路邊看到不少垃圾,有時就連設在車站用於(yu) 投放少量垃圾的小垃圾桶,也被成包的垃圾塞得滿滿當當。”
這樣的情況也給垃圾清運帶來不小的壓力。“我們(men) 得把這些袋子都一一打開,重新進行分類後再清運。”一位環衛工作人員表示。
針對這一情況,十八裏店鄉(xiang) 回複本報稱,該道路周邊垃圾堆積是由於(yu) 部分住戶、過路行人或商戶在路邊偷扔垃圾行為(wei) 所致。針對此情況,鄉(xiang) 有關(guan) 部門將協調北京市環衛集團,加大對該路段日常清掃保潔頻次,十裏河村也將進一步加強管理和勸導,提高商戶和個(ge) 人的垃圾分類自覺性。
地點2 玉橋西裏中街
附近商戶疑似亂(luan) 扔垃圾
9月24日晚,根據居民反映的線索,記者來到通州格蘭(lan) 晴天小區外蹲守。晚10時40分,記者看到一名騎車女士將車停到小區門口的一個(ge) 垃圾箱邊,彎腰將一個(ge) 方形紙盒放在地上,然後騎車離開。該垃圾箱周邊已經堆有好幾個(ge) 破碎的包裝盒,顯然這名女士並不是第一個(ge) 往這裏扔垃圾的人。
沿著該小區大門外玉橋西裏中街一路向東(dong) ,四五十米範圍內(nei) 每隔幾米就能看到垃圾被扔在樹坑裏、垃圾桶旁的現象。沿路的垃圾袋裏裝有塑料瓶、空飯盒和紙杯等,此外還摻雜著紙巾和塑料袋。其中,體(ti) 積最大的兩(liang) 堆垃圾位於(yu) 道路盡頭,記者粗略數了數,其中一個(ge) 垃圾箱旁邊的垃圾袋有十幾個(ge) ,而且不少垃圾從(cong) 破了的袋子裏掉了出來,撒落一地。
該條道路南側(ce) 除了幾家會(hui) 計公司和超市外,還開有飯館和洗車房。在一家超市門外,一個(ge) 高過膝蓋的大垃圾袋被扔在人行道邊;不遠處一個(ge) 修腳店門外,一個(ge) 黑色垃圾袋正敞著口靠在樹邊,袋子裏裝有塑料瓶和白色紙巾等。玉橋西裏中街東(dong) 段兩(liang) 側(ce) ,開有多家美容店和修腳養(yang) 生館,在其中幾家店鋪門前的空地邊,也堆著四五個(ge) 黑色垃圾袋。一名家住附近的居民說,這條街上亂(luan) 丟(diu) 垃圾的現象已經存在多年,懷疑是附近商戶違法亂(luan) 扔。
9月25日早7時左右,記者在玉橋西裏中街看到幾名環衛工人正在清掃地麵。其中一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這裏垃圾亂(luan) 扔的情況已是常態,“我每天早上五點出工,這條路邊亂(luan) 堆的垃圾就能裝滿兩(liang) 三輛垃圾車,這一現象持續好幾年了。”據她分析,這些垃圾主要不是附近餐館產(chan) 生的,因為(wei) 餐廳一般都有專(zhuan) 用的垃圾桶。但其他一些非餐飲商戶沒有專(zhuan) 門設桶,他們(men) 的員工便會(hui) 將餐盒、快遞紙盒等垃圾扔在路邊。“盡管我們(men) 勸過多次,但根本沒有用。即便是城管執法隊來了,也僅(jin) 能維持幾天,然後又‘恢複如常’。”該工作人員說,“路邊的垃圾箱是為(wei) 公共區域服務的,不是沿街底商的專(zhuan) 用垃圾桶。我們(men) 除了反複清掃外,沒辦法製止亂(luan) 扔,真希望有部門能想出好辦法。”
地點3 舊忠路
垃圾扔樹坑商戶被查處
“晚上遛彎兒(er) ,一出小區沿途便道旁的樹坑裏幾乎堆滿了成袋的垃圾,實在太煩人。”接到育龍家園小區的居民反映,9月22、23兩(liang) 日,記者連續來到該小區門口蹲守。22日晚10時許,育龍家園外舊忠路便道上的樹坑內(nei) 就已經堆放了多個(ge) 黑色垃圾袋。透過已經出現破損的垃圾袋不難發現,裏麵裝的東(dong) 西五花八門,既有紙屑、包裝盒,也有廚餘(yu) 垃圾和舊紡織品的身影。樹坑旁的路麵上散落著油汙,走近能隱約聞到一股酸臭味。記者看到一位男士隨手將一個(ge) 裝有垃圾的黑色塑料袋扔到路邊樹坑內(nei) ,然後走進道路東(dong) 側(ce) 的一家餐廳內(nei) 。
晚11時許,一輛收運其他垃圾的環衛車來到該路段,與(yu) 此同時,一位身穿紅色背心的工作人員開始挨家挨戶通知沿街店鋪投放垃圾。在此過程中,隻有當垃圾以裝入灰色垃圾桶的形式拉到車尾時,環衛工人才會(hui) 對其中垃圾進行檢查,並在確定分類達標後,將桶內(nei) 垃圾收入車廂中。該輛垃圾清運車駛離後,此前堆放在路邊樹坑內(nei) 的“無主”垃圾仍待在原處。
沿著舊忠路一路向北,類似情況在周邊商戶聚集的路段均有出現。在科技南路便道旁,盡管有的樹幹上已經張貼了“門前禁止傾(qing) 倒垃圾”的提示,但仍難以避免地淪為(wei) 垃圾坑,腐爛的絲(si) 瓜、發蔫的茄子和西葫蘆等蔬菜被連同外包裝一起扔在樹坑裏。
接到有關(guan) 反映後,舊宮鎮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其回複本報稱,部分臨(lin) 街商戶夜間結束營業(ye) 後,把部分垃圾偷倒至臨(lin) 街步道上、樹坑內(nei) ,造成夜間環境髒亂(luan) 問題。目前,舊宮鎮已組織城管執法隊、環整辦、環衛中心等部門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研究解決(jue) 方案,在原有垃圾清運及管理機製的基礎上,加大夜間巡查頻率及垃圾分類宣傳(chuan) 引導力度,增加保潔頻次,避免垃圾堆積。截至目前,舊宮鎮城管執法部門對生活垃圾分類相關(guan) 違法行為(wei) 共開展執法檢查840餘(yu) 起,處罰65起,罰款16.85萬(wan) 元。
根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產(chan) 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ge) 人是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ti) ,應按照廚餘(yu) 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因此,除了相關(guan) 部門加大宣傳(chuan) 、檢查和清運的力度外,垃圾的產(chan) 生者才是主體(ti) ,應該承擔起法定義(yi) 務,將垃圾分類進行到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