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體育“熱”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中新網北京9月30日電 題:浙江體(ti) 育“熱”激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池春水”
中新網記者 朱晨曦
在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的浙江,鄉(xiang) 村體(ti) 育建設正在“熱”起來。如何將豐(feng) 富的山水資源與(yu) 體(ti) 育建設相結合,因地製宜發揮體(ti) 育運動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獨特作用,浙江一直在探索。
“體(ti) 育+旅遊”的致富經
台州市天台縣街頭鎮後岸村曾以“石板村”聞名,從(cong) 清代起至20紀90年代末,後岸村村民大多從(cong) 事石礦開采。後岸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文雲(yun) 對記者說,那時的後岸村村民是在“以命換錢”,由於(yu) 石礦開采粉塵飛揚,很多礦工得了“矽肺病”。
2012年,後岸村興(xing) 建了一座氣排球館,開始實施“體(ti) 育+旅遊”計劃,吸引氣排球愛好者前來比賽,並在當地旅遊消費。陳文雲(yun) 說,2019年7月份就吸引了138支隊伍前來比賽,當年就給該村帶來了不低於(yu) 3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的村集體(ti) 經濟收入。
“對於(yu) 前來比賽的人,每人每天80元在農(nong) 家樂(le) 包吃包住,比賽場地免費。他們(men) 一般停留六天左右,其中四天比賽,兩(liang) 天旅遊。”陳文雲(yun) 介紹說,後岸村所需的農(nong) 產(chan) 品要靠附近兩(liang) 個(ge) 鄉(xiang) 鎮供應,選手們(men) 往往滿載而歸,光一個(ge) 氣排球館,每年就能帶動該村幾百萬(wan) 元的營業(ye) 額。
後岸村還成立了氣排球隊,前往各地參加比賽。“我們(men) 的氣排球隊實際上是招商隊,目的是比賽交友,邀請各地隊伍來後岸村比賽,這叫招商引資。”陳文雲(yun) 略帶神秘且自豪地說。
目前,後岸村已完善籃球、氣排球、門球等多項體(ti) 育比賽設施,截至2019年底,後岸村已開辦農(nong) 家樂(le) 78家,床位2200多個(ge) ,2019年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達503萬(wan) 元。
戶外用品“觸網”上“雲(yun) 端”
走進麗(li) 水市縉雲(yun) 縣北山村,記者看到在村道上物流貨車穿梭來往,村道旁掛著各類戶外用品的電商招牌。北山村現在是遠近聞名的“淘寶村”,村民經營的淘寶網店多以帳篷、登山杖、睡袋等戶外運動產(chan) 品為(wei) 主,然而在十幾年前,北山村卻是一個(ge) “燒餅村”。
“人多地少、資源短缺是北山村的主要特征。”縉雲(yun) 縣壺鎮鎮長陶金紅對記者說,北山村有2000多名村民,收入主要靠賣燒餅、編草席。“燒餅擔子、草席攤子”是村民們(men) 對當地主要營生方式的形容。
自2006年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以來,北山村開始煥然一新。提起北山村發展電商的契機,離不開該村村民呂振鴻。
呂振鴻是浙江北山狼戶外用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在當地是個(ge) 名人。“開書(shu) 店,做工廠,賣燒餅,這些在2006年開淘寶店之前我都做過。”呂振鴻說,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接觸到了淘寶,於(yu) 是便做起了自己感興(xing) 趣的戶外用品網店。
隨著銷量的節節攀升,2009年北山狼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成立。在呂振鴻的帶動下,當地村民紛紛開起了淘寶店,戶外用品成了主打產(chan) 品。“在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間,北山村農(nong) 民人均純收入從(cong) 3311元提高到近16000元。”陶金紅說。
村民呂洪峰經營著一家戶外用品網店,如今每年收入幾十萬(wan) 元。“我表弟是漸凍病人,他也做戶外用品電商,目前生活不成問題。”呂洪峰說。
記者注意到,北山村村內(nei) 掛著一則這樣的標語——“在外東(dong) 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寶”,這無疑是“觸網”十幾年的北山村村民生活的真實寫(xie) 照。
體(ti) 育促鄉(xiang) 村綻放“文明花”
台州市三門縣海遊街道善嶴楊村於(yu) 2015年建設村文化禮堂,配置有羽毛球場、氣排球場、乒乓球室、舞蹈室等多種運動場地。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群村民正在排練鬼步舞,活力四射、動感十足的舞姿絲(si) 毫不遜於(yu) 專(zhuan) 業(ye) 舞蹈演員。
“跳舞給我帶來了全身心的愉悅。”52歲的舞蹈隊員章惠君說,大家每天練舞之餘(yu) 在一起聊天說笑,十分開心。自從(cong) 全村興(xing) 起了體(ti) 育運動“熱”後,大家的距離拉近了,不文明的現象少了,村民整體(ti) 素質有了很大提升。
在氣排球場內(nei) ,年過八旬的老人章本序對記者說,自從(cong) 村民們(men) 愛上體(ti) 育鍛煉後,打撲克、打麻將、賭博打架的現象幾乎沒有了,鄰裏之間雞毛蒜皮的矛盾在體(ti) 育運動中化解,村民們(men) 的“精氣神”更好了。
此外,善嶴楊村還建成了五人製足球場,同時與(yu) 足球俱樂(le) 部合作,建立了三門縣首個(ge) 足球訓練基地,吸引了周邊村民及縣城市民的廣泛參與(yu) 。
“小小的足球場,加深了村裏人與(yu) 城裏人的聯係。”善嶴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天傑說,隨著體(ti) 育設施的不斷完善,賽事的不斷舉(ju) 辦,村民們(men) 的生活更加豐(feng) 富,精神麵貌也越來越好。體(ti) 育不僅(jin) 帶來了經濟收入,還帶來了村風正氣、鄉(xiang) 風文明。
如今,浙江各地鄉(xiang) 村的體(ti) 育“熱”,激活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池春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