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撰文:切實端牢十四億中國人的飯碗
今年10月16日是第四十個(ge) “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確定的活動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全國糧食安全宣傳(chuan) 周”活動於(yu) “世界糧食日”所在的周深入開展,今年的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作為(wei) 世界性的重大課題,糧食安全是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基礎。對我們(men) 國家而言,14億(yi) 人口要吃飯是最大的國情,解決(jue) 好吃飯問題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wei) 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了“以我為(wei) 主、立足國內(nei) 、確保產(chan) 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引領推動了糧食安全理論創新、製度創新和實踐創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中國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生產(chan) 的糧食,養(yang) 活了近20%的人口,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進而“吃得好”的曆史性轉變。這是一個(ge) 了不起的成就,對世界也是一個(ge) 巨大貢獻。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級各有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聞令而動、擔當盡責,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背景下,我國社會(hui) 始終保持穩定,糧食和重要農(nong) 副產(chan) 品穩定供給功不可沒。實踐證明,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決(jue) 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確定的保供穩價(jia) 政策舉(ju) 措是科學有效的。
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在堅定信心的同時,應當清醒認識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安全麵臨(lin) 諸多挑戰,給人們(men) 上了一堂生動的“警示課”;我國糧食中長期供求仍呈緊平衡態勢,當前結構性矛盾突出,任何時候糧食安全這根弦都不能鬆。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認真落實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ti) 係。
堅決(jue)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著力夯實糧食安全的基礎。糧食穩,全局穩。充分發揮糧食安全省長責任製考核導向作用,調動各地重農(nong) 抓糧積極性,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穩步提升糧食產(chan) 能,為(wei) 保持糧食供需總量平衡增添後勁。加強儲(chu) 備能力建設,嚴(yan) 格政府儲(chu) 備管理,優(you) 化儲(chu) 備糧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強化中央儲(chu) 備和地方儲(chu) 備協同運作,發揮好“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建立健全糧食“產(chan) 購儲(chu) 加銷”協同聯動機製,建設完善一批糧食應急保障中心,修訂糧食應急保障預案,加強糧食市場監測預警,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深入推進優(you) 質糧食工程,加快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產(chan) 業(ye) 強,糧食安。圍繞抓好“糧頭食尾”和“農(nong) 頭工尾”,延伸糧食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打造供應鏈,加快建設現代化糧食產(chan) 業(ye) 體(ti) 係。深入實施優(you) 質糧食工程,重點推進糧食綠色倉(cang) 儲(chu) 提升、糧食品種品質品牌提升、糧食質量追溯提升、糧食機械裝備提升、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提升、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等“六大行動”,推動優(you) 糧優(you) 產(chan) 、優(you) 購、優(you) 儲(chu) 、優(you) 加、優(you) 銷“五優(you) 聯動”,增加綠色優(you) 質糧油產(chan) 品供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糧油消費升級的需求,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切實增強節糧減損工作實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高度重視節約糧食。要統籌抓好糧食收獲、倉(cang) 儲(chu) 、運輸、加工、消費等各環節減損工作,支持節糧減損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廣應用,優(you) 化原糧散糧物流運輸體(ti) 係;研究探索社會(hui) 多元儲(chu) 糧新機製,指導幫助農(nong) 民實施農(nong) 戶科學儲(chu) 糧項目。積極開展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chuan) 周、科技活動周等主題活動,發揮好糧食安全宣傳(chuan) 教育基地作用,營造愛糧節糧的濃厚社會(hui) 氛圍。
運用改革辦法和法治思維,推動糧食安全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完善糧食儲(chu) 備安全管理體(ti) 製機製,強化政府儲(chu) 備公共產(chan) 品屬性,堅持政策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徹底分開;厘清承儲(chu) 主體(ti) 職能定位,壓實承儲(chu) 企業(ye) 主體(ti) 責任和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加快糧食安全保障立法修規進程,加快推動《糧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製修訂《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糧食儲(chu) 備安全管理條例》;積極做好相關(guan) 地方立法工作。創新強化糧食執法監管督查,加快建設儲(chu) 備糧庫智能信息化動態監管係統,統籌運用綜合交叉執法檢查和信用監管、12325糧食監管熱線等方式,依法守住管好“天下糧倉(cang) ”。
加強糧食領域國際合作,積極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的積極力量。認真落實與(yu)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簽署的諒解備忘錄,繼續推進糧食領域南南合作,深化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糧食經貿合作關(guan) 係。積極支持糧食企業(ye) “走出去”和“引進來”開展國際合作,合理利用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探索國際糧食合作新模式,促進形成更加安全、穩定、合理的國際糧食安全新局麵。
(作者張務鋒 為(wei)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