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我和我的祖國】深藏功與名

周堯 孟曉光 發布時間:2020-10-22 14:11: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1日消息(記者周堯 孟曉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51年2月17日深夜,22歲的張振合與(yu) 63軍(jun) 47000多名誌願軍(jun) 將士一起從(cong) 丹東(dong) 清城橋進入朝鮮前線。16歲便參軍(jun) 入伍,曆經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的張振合一路上想像著各種即將開始的戰鬥,但沒想到,來到朝鮮後的第一個(ge) 任務卻是進入培訓班學習(xi) 反細菌戰。張振合說:“咱們(men) 誌願軍(jun) 後勤部組織咱們(men) 國家的專(zhuan) 家,反細菌戰,一個(ge) 軍(jun) 抽了一個(ge) 人,63軍(jun) 抽的我,在總後學習(xi) 反細菌戰,專(zhuan) 家們(men) 來給我們(men) 講課,除了講課就撲蒼蠅撲蚊子,哪些蚊子是怎麽(me) 回事,哪個(ge) 蒼蠅是怎麽(me) 回事,給我們(men) 講了講。”

  根據當時的情報,在朝鮮戰場上接連受挫的美軍(jun) 計劃用細菌戰來謀取戰爭(zheng) 的主動權,誌願軍(jun) 後勤部便在朝鮮戰場上辦起了昆蟲培訓班,展開反細菌戰的準備。張振合作為(wei) 63軍(jun) 唯一抽調的有文化的戰士,參加了第一批昆蟲訓練班,隨後他便成為(wei) 63軍(jun) 防疫隊班長。

  就在培訓班結束後沒多久,果然在朝鮮陣地上發現了美軍(jun) 投放的昆蟲彈。朝鮮電台突然廣播說,在平壤北部發現了美國的一枚細菌彈,裏麵裝滿了帶病菌的蒼蠅,187師也送來通報說,在駐地發現敵人投下的昆蟲細菌彈,要求軍(jun) 防疫隊派人前去處置,張振合立刻前去處理問題。張振合說:“美國扔的像咱們(men) 現在這炮彈的是像汽油桶似的那個(ge) 東(dong) 西,那裏頭裝著蒼蠅,裝著蚊子,他一扔了,扔在雪地裏,蒼蠅蚊子都不會(hui) 飛了。我們(men) 防疫隊的就去了帶著藥,一噴噴死了。”

  隨後,張振合便帶著昆蟲樣本連夜前往位於(yu) 總後勤部的檢驗室檢驗。張振合說:“我在那車上走了一夜,那時候半裏路一裏路都有個(ge) 放哨的。飛機專(zhuan) 門炸汽車,山上的炮彈一個(ge) 勁打,趕到飛機沒有汽油了,就隔20分鍾,汽車通過這十字路口,到金礦的後邊山上那是總後,到那裏天亮了。我一看我那車上三四塊炮彈皮子,黑夜走的時候倒沒害怕,但一看見有點害怕。”

  經過檢測,發現這些昆蟲都帶有病毒和病菌,但當時朝鮮天寒地凍的天氣幫了誌願軍(jun) 大忙,讓昆蟲根本無法生存。第五次戰役爆發前,像這樣的檢測時有發生,幸運的是大多數時候都是虛驚一場,張振合的防疫工作隨著第五次戰役正式爆發便告一段落。

  1951年4月22日,就在聯軍(jun) 新任總司令李奇微上任僅(jin) 11天後,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在朝鮮戰場上打響了第五次戰役。張振合所在的第63軍(jun) 作為(wei) 第19兵團的主力部隊,要以最快速度穿插到漢城以東(dong) 地域。此時,擋在他們(men) 麵前的除了聯軍(jun) 的猛烈炮火,還有一道天險——臨(lin) 津江。

  187師渡江時,敵人發現得晚,傷(shang) 亡較小。後來敵軍(jun) 調集了重炮封鎖江麵,槍彈炮彈如暴風驟雨,眾(zhong) 多誌願軍(jun) 戰士都倒在了江中,張振合記得,當時半個(ge) 江水都染成了紅色。他說:“開始過的時候沒有察覺,以後這部隊裏人家察覺了,200門炮,飛機炸彈,你過江的這二裏路,在這打,我們(men) 看的時候有這麽(me) 一人深,當兵的背著背包都犧牲在河裏頭,上邊還有這麽(me) 點水,那時候我們(men) 看起來還掉淚了。”

  戰鬥打響後僅(jin) 十幾分鍾,63軍(jun) 就突破了臨(lin) 津江防線,突破敵軍(jun) 的主要防禦地帶。63軍(jun) 就像一把尖刀,結結實實地插進了聯軍(jun) 的防線。隨後,63軍(jun) 順著撕開的防線向裏衝(chong) ,先是擊潰了土耳其旅,接著打垮了菲律賓營,繼而對英29旅展開了包圍之勢。張振合說:“英國29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模範軍(jun) 隊,在一個(ge) 山上把它都消滅了,就剩下了一個(ge) 連,逃跑了。”

  張振合口中的模範軍(jun) 隊就是格羅斯特營,他們(men) 是英軍(jun) 中的功勳部隊,被特許在軍(jun) 帽上佩戴兩(liang) 顆帽徽。然而,就是這支1000多人的英國功勳部隊在與(yu) 63軍(jun) 一夜的戰鬥後,隻逃出了39人,營長卡恩被俘虜。天一亮,張振合便開始與(yu) 戰友們(men) 漫山遍野地抓俘虜。張振合說:“我們(men) 到山上查去了,俘虜到處都是。戰士們(men) 用的被子,降落傘(san) 的似的,他鑽到裏頭去,扔在那山上,遍地都是罐頭。”

  隨後,63軍(jun) 被派到鐵原地區進行防禦,要求在25公裏寬的正麵防守15天。鐵原阻擊戰關(guan) 係著全軍(jun) 的生死安危,如果抵擋不住敵軍(jun) 的進攻,誌願軍(jun) 的防線將有可能直接退回到鴨綠江邊。張振合說:“炮飛機像下雨似的,那時候說是飛機摘帽子,飛機查戶口,我們(men) 一聽有點害怕。”

  鐵原阻擊戰打得異常慘烈,美軍(jun) 經常是以大群坦克部隊開路,像城牆一樣壓向63軍(jun) 陣地。由於(yu) 缺乏反坦克炮,63軍(jun) 官兵隻好以血肉之軀與(yu) 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搏鬥,很多連隊全體(ti) 戰死在陣地上。在這樣的情況下,時任63軍(jun) 軍(jun) 長傅崇碧指揮部隊頑強死守,晝失夜反。張振合說:“美國是死戰術,先飛機炸一下,炮炸一下,後邊是坦克,坦克後邊是步兵,每天白天他這麽(me) 打,咱們(men) 是靈活的戰術,咱們(men) 是黑夜打。”

  鐵原阻擊戰結束後,63軍(jun) 的官兵們(men) 從(cong) 前線撤了下來,彭德懷親(qin) 自去看望了他們(men) ,剛說出“祖國感謝你們(men) ”的時候,在場所有官兵都哭了出來。1951年6月10日,美軍(jun) 再也無法承受越來越多的傷(shang) 亡,李奇微下令在當天轉入全線防禦,第五次戰役至此結束。

  1953年7月27日,曆時兩(liang) 年的停戰談判終於(yu) 達成協議,張振合與(yu) 63軍(jun) 作為(wei) 第一批回國的將士踏上回國的道路,然而這支英雄的部隊卻是悄悄地去,秘密地回。張振合說:“我們(men) 第一次(批)回國的,回國的時候,坐著汽車,汽車上邊放的一麻袋蘋果和吃的東(dong) 西,還不能暴露目標,美國再給你反撲就麻煩了。以後回國的都是公開的了,我們(men) 回國的時候偷著回國,回國的時候專(zhuan) 門找偏僻地方,把這棒子帶著土搬了家,搬到家裏汽車能過去,回來再種上棒子,過河了是把那船綁到一塊,汽車能過去,我們(men) 是這麽(me) 著過來的。”

  從(cong) 朝鮮戰場回到祖國的十年間,張振合一直在邢台187師炮兵團工作,直到十年後,他再次投入到祖國最前沿、最隱秘的“戰線”當中,他被告知不許回家帶衣物,不許寫(xie) 信,不許打電話,坐上三天三夜的火車,來到新疆一個(ge) 叫“大河沿”的小火車站,又坐了一天汽車,終於(yu) 到達目的地馬蘭(lan) ——中國核試驗基地。這一待,就是15年。

  張振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我從(cong) 地下掩體(ti) 中走出來時,東(dong) 邊巨大的蘑菇雲(yun) 已經升騰起很高很高。

  張偉(wei) 敬:這個(ge) 是第一次核試驗,720主控室的現場,我父親(qin) 在大概不顯眼,白帽這個(ge) 位置,它距離爆心是20公裏,最近的第一次試驗。

  張振合一生參加過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以及重大的國防建設,對此,他深感無上榮耀,但他平時最常想起的,還是當年和他一起參軍(jun) 入伍的同村的那十幾個(ge) 年輕人,想起他們(men) 當年意氣風發的模樣。張振合說,看到最後勝利的隻有我自己,我要再多活一些年,要替他們(men) 多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張振合說:“當年和我一起出去當兵的戰友們(men) 都沒有消息了,我們(men) 小的時候為(wei) 祖國扛起槍,上了戰場,挨過凍、負過傷(shang) ,見過流血犧牲。我這一生都在為(wei) 祖國而戰,隻要祖國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願意付出我的一切。”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