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這個庫管員靠著維修技藝,一年節省20萬!

瞿宏倫 許毅 發布時間:2020-10-26 11:58: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貴陽10月26日電 題:這個(ge) 庫管員靠著維修技藝,一年節省20萬(wan) !

  劉發軍(jun) 是貴陽客運段的庫管員,40歲出頭的他幹了23年的維修工作,對旅客列車上各種備品的型號、材質、價(jia) 格都“門兒(er) 清”,也正是如此,才讓他在維修物件上得心應手,每年為(wei) 單位節省耗材費近20萬(wan) 元。

  每天清晨,劉發軍(jun) 通常會(hui) 提早10分鍾到達整備車間。抓過表單,打開8個(ge) 總庫、8個(ge) 分庫的門,在近3000平方米的空間裏清點核對180餘(yu) 種備品的進存情況,同時重點巡查是否有損壞需要修理的備品。

  貴陽客運段整備車間的機修室,便是劉發軍(jun) 的“維修點”,裏麵整齊有序地擺放著劉發軍(jun) 從(cong) 報廢備品上拆卸分割下來的零部件,這在他眼裏都是能再次利用的寶貝疙瘩。

  穿戴好防護裝置,點上焊條,把篩撿出來的問題備品放一旁,一天的修理工作就開始了。

  列車上損壞的餐車車輪、老化的防撞膠條、開裂的不鏽鋼盤等小物件,劉發軍(jun) 僅(jin) 僅(jin) 隻需花費幾塊錢的材料費,便能完成修複。小到不鏽鋼盤、充電寶、微波爐,大到送餐車、保險櫃等,經過劉發軍(jun) 一番“醫治”,就能讓這些物件重新“活起來”。而這樣的活兒(er) ,劉發軍(jun) 一年要重複上千次。

  “閑時撿來急時用,能修的就決(jue) 不扔。”這是劉發軍(jun) 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身形瘦削,臉上常帶笑容的他有著電工證、電焊證、鉗工證、起重機械證等“看家資本”。

  該段整備車間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歐靜底氣十足地說:“有劉發軍(jun) 這樣靠譜的技能,我們(men) 每年至少能為(wei) 段上節省20萬(wan) 元。”

  劉發軍(jun) 工作上不僅(jin) 認真細致,生活中也樂(le) 於(yu) 幫助同事朋友,經常接到的“私”活也不少。

  列車員的拉杆箱壞了,會(hui) 慕名求助劉發軍(jun) ;同事家裏的電動車、電飯煲、剃須刀“發生了狀況”,會(hui) 首先想到劉發軍(jun) ;劉發軍(jun) 的兒(er) 子,不時還會(hui) 帶回同學的手持電風扇、充電寶等物件請他修。

  “搭點時間的事,也算是不斷提升我的技能嘛!”劉發軍(jun) 樂(le) 嗬著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