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貴州冊亨:糯米蕉成為產業扶貧“主力軍”

劉鵬 發布時間:2020-10-26 15: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陽10月26日電(記者 劉鵬 通訊員肖雄)“我家種有80來畝(mu) 的糯米蕉,今年糯米蕉收入在15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左右。”韋阿約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冊(ce) 亨縣巧馬鎮納桃村糯米蕉種植戶,自從(cong) 種蕉後,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記者近日在冊(ce) 亨縣岩架鎮洛王村了解到,近年來當地貧困戶因種蕉致富脫了貧,過上了好日子。“洛王村種植糯米蕉6000餘(yu) 畝(mu) ,其中127戶貧困戶均因‘蕉’脫貧。”洛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周進說,洛王村是冊(ce) 亨糯米蕉的發源地,也是冊(ce) 亨縣大力發展糯米蕉產(chan) 業(ye) 的一個(ge) 典型帶頭村。

  在脫貧攻堅戰中,冊(ce) 亨縣抓住產(chan) 業(ye) 扶貧這個(ge) 關(guan) 鍵點。經過考察和市場分析,冊(ce) 亨縣於(yu) 2015年開始集中資源優(you) 勢將糯米蕉打造成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給農(nong) 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改善農(nong) 戶們(men) 窘迫的生活環境。

  在糯米蕉產(chan) 業(ye) 發展中,冊(ce) 亨縣以“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模式鏈接貧困戶,以大數據產(chan) 業(ye) 示範園帶動生產(chan) ,以電商渠道帶動銷售的冊(ce) 亨脫貧模式逐漸成型。

  2020年6月,冊(ce) 亨縣政府主導成立了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科技服務、品牌策劃服務、宣傳(chuan) 推廣、成果轉讓、科技谘詢、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為(wei) 一體(ti) 的貴州百圃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解決(jue) 農(nong) 特產(chan) 品無品牌、無穩定銷售渠道、無品控標準等普遍存在的問題,做大“蕉”產(chan) 業(ye) 。

  如今,冊(ce) 亨糯米蕉的種植麵積從(cong) 2015年的6000畝(mu) 發展至90000畝(mu) ,年產(chan) 量6萬(wan) 多噸,產(chan) 值2.3億(yi) 元,形成了覆蓋育苗、種植、分揀、加工、包裝、深加工、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園區觀光旅遊等一、二、三產(chan) 業(ye) 全鏈條的產(chan) 業(ye) 格局。

  據統計,冊(ce) 亨圍繞產(chan) 業(ye) 扶貧,組建糯米蕉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38個(ge) ,共流轉農(nong) 戶土地21200畝(mu) ,支付給農(nong) 戶土地流轉費共593.6萬(wan) 元;合作社每年固定或不固定吸收貧困勞動力就業(ye) 8600人次,支付給他們(men) 的務工費用共110萬(wan) 元。該縣有643戶貧困戶將土地、蕉林共3850畝(mu) 入股到合作社,每年按10%的比例參與(yu) 分紅,合作社支付給他們(men) 的分紅費共138.6萬(wan) 元。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