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福島核事故如何善後
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所產(chan) 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ge) 重大難題。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日本新政府已確定將東(dong) 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積存的核汙染水降低放射性物質濃度後放入海洋的方針,本月之內(nei) 會(hui) 在相關(guan) 內(nei) 閣成員會(hui) 議上確認決(jue) 定。日本政府擬將福島核汙水排入太平洋,這一設想不僅(jin) 引發周邊國家擔憂,而且導致全球憂慮。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於(yu) 10月23日警告稱,福島核反應堆排放到海裏的汙染水,含有放射性物質,有可能損害人類的DNA。
核汙染後果重大,而且範圍廣泛,時間久遠。周邊國家也表示了嚴(yan) 重關(guan) 切,希望日本政府在與(yu) 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決(jue) 策。早在6月,聯合國關(guan) 注危險物質處置等問題的相關(guan) 特別報告員就曾發聲,敦促日本政府不要無視在核廢料處理問題上的義(yi) 務,不要借著疫情之機,不經過國際磋商,就強推核廢水入海。不僅(jin) 如此,日本國內(nei) 福島附近的漁民和民眾(zhong) 也強烈反對日本政府把核汙染水排入太平洋。
日本國內(nei) 、周邊國家和聯合國的反對當然是有理由和科學根據的,而且,誰也無法擔保含有放射性核物質的水會(hui) 對人類健康和生命,以及演化有何影響。但至少可以判斷,核汙染水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對海洋生物和海洋環境產(chan) 生負麵影響,且影響可長達數千年。
自2011年3月11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核汙染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當地的陸地和海洋,研究人員已經觀察到了一些動植物可能因為(wei) 基因突變而產(chan) 生的異常,如最近發現的鉸口鯊背鰭隻有一個(ge) ,正常的鉸口鯊原本有2個(ge) 背鰭。而且,核汙染水並非隻是影響周邊國家和海域,而是可以通過洋流影響到更為(wei) 遙遠的國家。
由於(yu) 受到全球的警告和反對,日本不得不推遲決(jue) 定是否把核汙染水排入海洋。日本經濟產(chan) 業(ye) 大臣梶山弘誌在10月23日的記者招待會(hui) 上說,政府沒有計劃就如何處理逾120萬(wan) 噸核汙水作出決(jue) 定。“我們(men) 目前還不能宣布‘如何處理核汙水’的具體(ti) 時間”。
推遲作出決(jue) 定並不意味著福島核電站汙染事件得到解決(jue) ,隻是延緩了危機而已。但這個(ge) 核汙染危機遲早要解決(jue) ,也必須解決(jue) 。顯然,從(cong) 人類曆史上的核汙染和其他災難性事故來看,“解鈴還需係鈴人”已經不適用,而是需要全球許多國家共同努力。否則,福島核汙水排入海洋,人人都可能受其禍害,單靠日本已經無力也無法負起對福島核汙染的善後責任了。
對福島核汙染事件的善後,可能需要在聯合國主持下,學習(xi) 和借鑒對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善後。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爆炸塵埃隨風飄散,導致俄羅斯、白俄羅斯、烏(wu) 克蘭(lan) 等多地遭受核輻射汙染。
為(wei) 了防止切爾諾貝利核爆炸後的4號反應堆以及掩蓋其核擴散的“石棺”繼續危害當地和歐洲,在歐洲重建和發展銀行及國際捐贈者的大力協助下,被稱為(wei) “新安全圍堵體(ti) ”的拱頂形建築於(yu) 2010年破土動工。“新安全圍堵體(ti) ”長152米、高106米,總重量超過3萬(wan) 噸,能將有害物質封存長達百年之久。
“新安全圍堵體(ti) ”為(wei) 善後福島核汙染提供了榜樣和借鑒,可以通過聯合國、其他國家與(yu) 日本核安全領域合作,提出可行的計劃,或者在福島核電站當地建造“新安全圍堵體(ti) ”,把廢棄的核電站永遠封存起來,或者把核汙染水轉運到日本本土某一地方,建造“新安全圍堵體(ti) ”把這些汙染水封存起來。
當然,這隻是解決(jue) 問題的權宜之計。長遠之計,還是需要開發安全、成本可控、有利於(yu) 環境保護的能源,從(cong) 根本上避免類似隱患的發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