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長慶油田:半個世紀連續攻克“三低”世界難題

史俊斌 發布時間:2020-10-29 19:37:00來源: 科技日報

  10月12日,長慶油田迎來開發建設50周年,這個(ge) 在5000萬(wan) 噸之上穩產(chan) 了7年的特大型油氣田,正加速向年內(nei) 6000萬(wan) 噸既定目標衝(chong) 刺。

  長慶油田開發的鄂爾多斯盆地油氣,是國際上典型的“三低”(低滲、低壓、低豐(feng) 度)油氣藏,經濟有效開發屬於(yu) 世界性難題。科技創新讓其走出困境,後來居上,其原創性地質理論、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高效開發模式個(ge) 個(ge) 都是“錦囊妙計”。

  儲(chu) 量超4億(yi) 噸級西峰油田,勘探上就經曆過3次失敗;攻堅儲(chu) 量5億(yi) 噸姬塬油田,曾6次無功而返;10億(yi) 噸級慶城頁岩油田的勘探,曆時近20年。長慶人勘探上百折不撓,堅守高原大漠,數十年專(zhuan) 注於(yu) 地質演化規律、油氣生成、儲(chu) 藏機理基礎研究,創新完善了油氣勘探六大成藏理論,累計探明石油儲(chu) 量55億(yi) 噸、探明天然氣儲(chu) 量3.8萬(wan) 億(yi) 立方米。最終掌控了獲取盆地油氣資源“總開關(guan) ”。

  長慶安塞油田區塊從(cong) 發現到規模開發,前期技術攻關(guan) 耗時8年,開創我國特低滲油田經濟有效開發之先河;上百名技術人員在毛烏(wu) 素沙漠曆經6年艱苦探索,才使我國探明儲(chu) 量最大的蘇裏格氣田實現效益開發。長慶油田依靠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形成特低滲、超低滲油田開發主體(ti) 技術,掌握了水平井優(you) 快鑽井、體(ti) 積壓裂關(guan) 鍵核心技術,讓“三低”油氣藏爆發出巨大能量,一舉(ju) 建成中國最大油氣田。接連攻克致密氣、頁岩油開發世界難題,引領我國油氣開發進入“非常規”時代。

  新世紀以來,長慶油田借助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應用信息傳(chuan) 輸、數字調控、智能控製、遠程監控等600多項先進技術,嵌入油氣田建設、生產(chan) 、管理關(guan) 鍵環節,拉動生產(chan) 方式、管理方式向新型工業(ye) 化轉型,化解了油氣產(chan) 量快速增長與(yu) 人力資源不足的剛性矛盾。目前,生產(chan) 規模擴大了兩(liang) 倍,員工總量仍保持在當初7萬(wan) 人。持續破解“三低”油氣田“多井低產(chan) ”的現實,探索形成安塞模式、靖安模式、靖邊模式、蘇裏格模式等十大低成本開發模式,緩解了油氣開發成本壓力,有效對衝(chong) 了曆次國際油價(jia) 暴跌帶來的經營風險。

  生產(chan) 區域橫跨陝甘寧蒙晉5省(區),長慶油田如今是中亞(ya) 油、氣進入我國東(dong) 南沿海必經之地,擔負著京津冀地區和陝甘寧蒙區域40多個(ge) 大中城市安全供氣,超過400億(yi) 立方米的年產(chan) 氣量使其成為(wei) 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chan) 基地,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氣以來,已累計生產(chan) 天然氣4536億(yi) 立方米,相當於(yu) 替代了5.51億(yi) 噸標煤,減少碳排放物3.69億(yi) 噸,發揮著良好的生態效益。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