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年的畢業季:來之不易的10萬個崗位
眼看畢業(ye) 日期越來越近,李奔終於(yu) 下定決(jue) 心——加入本校本學院熊詩聖研究員課題組,成為(wei) 一名科研助理。
在這個(ge) 特殊的畢業(ye) 季,作為(wei) 複旦大學信息科學與(yu) 工程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ye) 生,和絕大部分畢業(ye) 生一樣,李奔有過“找工作”還是“考研”的迷茫,也有過“工作不好找”的焦慮,最終,輔導員一封有關(guan) 科研助理招聘的郵件結束了他的糾結。
科研助理,給今年的畢業(ye) 生們(men) 新打開一扇窗。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做出重要部署。今年4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采取有力有效舉(ju) 措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明確提出“研究科研項目吸納畢業(ye) 生計劃,開發10萬(wan) 個(ge) 科研助理崗位”,進一步拓寬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渠道。
6月1日,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讓“科研助理”再度成為(wei) 熱詞。
解決(jue) 了高校科研人員“有錢買(mai) 米,沒功夫做飯”等問題
科研助理不是個(ge) 新鮮事物。
早在2009年2月,為(wei) 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宏觀經濟和就業(ye) 形勢產(chan) 生的不利影響,進一步加強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鼓勵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若幹意見》,首次提出聘用高校畢業(ye) 生作為(wei) 研究助理或輔助人員參與(yu) 研究工作。
“科研項目吸收應屆畢業(ye) 生做科研助理”當年也首次被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
緊接著,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重大科研項目單位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參與(yu) 研究工作簽訂服務協議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就項目承擔單位吸納高校畢業(ye) 生作為(wei) 研究助理或輔助人員參與(yu) 研究工作的服務協議內(nei) 容、期限、社會(hui) 保險、戶口檔案等作出明確具體(ti) 規定。
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高校共發布招聘科研助理崗位7000多個(ge) ,落實崗位4017個(ge) ,其中博士畢業(ye) 生占18%,碩士畢業(ye) 生占41%,本科畢業(ye) 生占37%,專(zhuan) 科畢業(ye) 生占4%。
“科研助理有效調動了科研人員積極性,滿足了高質量完成科研項目任務的需要,推進了科研項目經費結構調整,解決(jue) 了高校科研人員‘有錢買(mai) 米,沒功夫做飯’等問題。”科技部資管司經費處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正因此,在今年畢業(ye) 生就業(ye) 壓力激增的背景下,科研助理崗位的潛力被進一步挖掘。
今年,科技部牽頭製定的《通知》,對科研助理崗位挖掘的推進力度更大:
——將適用範圍從(cong) 國家科研項目拓展至各級財政資助的科技計劃,以及單位自行組織的科研項目等;
——將科研助理內(nei) 涵範疇由過去僅(jin) 局限在項目管理輔助工作人員,拓寬至從(cong) 事科研項目輔助研究、實驗(工程)設施運行維護和實驗技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及學術助理和財務助理等四類人員;
——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經費中明確專(zhuan) 門經費渠道支持科研助理相關(guan) 開支,並對高校畢業(ye) 生從(cong) 事科研助理相關(guan) 配套政策予以明確;
——將“雙一流”建設高校設置科研助理崗位及實聘人數作為(wei) “雙一流”建設監測指標,等等。
各部門、各地方的一場“大會(hui) 戰”
一紙通知隻是開始。
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科技部在管理的各類科技計劃、創新基地和平台、國家高新區以及各類創新孵化器等範圍內(nei) 推動崗位開發。
“這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交辦的重要任務,科技部黨(dang) 組高度重視,將其作為(wei) 落實中央‘六穩’‘六保’工作部署的重要政策舉(ju) 措,擺在當前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緊抓實抓好。”科技部資管司經費處負責人表示。
“我們(men) 今年較早就開始重點推進這項工作。”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區管理處處長李誌遠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此前的科研助理崗位大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今年,企業(ye) 成為(wei) 崗位挖掘的另一重要著力點。
李誌遠說,火炬中心連發3個(ge) 文件,要求各地發揮各國家高新區在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中的重要載體(ti) 作用。
“我們(men) 和各地高新區、孵化器、地方科技主管部門通過組織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等多種形式,推進這項工作。”李誌遠說。
根據火炬中心的統計和監測,國家高新區及區外高新技術企業(ye) 2020年度計劃開發科研助理崗位161938個(ge) ,截至8月31日,國家高新區及區外高新技術企業(ye) 已實際開發科研助理崗位133956個(ge) ,吸納應屆高校畢業(ye) 生近8萬(wan) 人。
“設立科研助理崗位,不僅(jin) 能緩解就業(ye) 壓力,更是鼓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手段。”李誌遠認為(wei) 。
四川虹微技術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沈洋佐證了這一觀點。“長虹近年來設立了一個(ge) 瞄準前沿的思想實驗室和主攻信息安全、新能源材料、人工智能的3個(ge) 重點實驗室,引進一批高端人才,搭建完整的科研隊伍,科研助理是這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說。
“我們(men) 每年大概招收幾十名科研助理,今年會(hui) 更多。”沈洋說,具體(ti) 數據他暫時無法提供,因為(wei) 其同事正在忙於(yu) 招聘。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研助理崗位的“富礦”。教育部、科技部聯合發文,依托“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平台,開辟科研助理招聘活動專(zhuan) 欄,集成並發布各單位招聘公告信息,供高校畢業(ye) 生在線查詢信息和投遞簡曆。
教育部出台細化政策,與(yu) 所屬高校逐家商談,並指導督促各單位保質保量完成科研助理崗位開發硬任務。中科院明確要求院屬單位加大麵向高校畢業(ye) 生的公開招聘力度,並通過網絡媒體(ti) 等開展招聘宣講。
此外,國資委調動並鼓勵所屬央企、國企開展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工作;北京市出台保留科研助理應屆生身份等更具含金量的專(zhuan) 門政策;廣東(dong) 省創新服務方式,依托陽光政務平台開發數據係統,在線動態統計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及吸納畢業(ye) 生情況;四川、江蘇等多省份均發布具體(ti) 落實文件。
截至7月底,各部門、各地方共開發應屆畢業(ye) 生科研助理崗位超過10萬(wan) 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