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中老鐵路建設施工與環保“一路同行”

陳祚誼 發布時間:2020-11-05 14:5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老撾烏(wu) 多姆賽11月5日電 (陳祚誼)橋隧比例超高,因要繞開原始自然保護區;施工便道特長,因盡量選用既有道路改擴建;施工用水需經三級沉澱,檢測達標後才能排放……記者5日走訪位於(yu) 老撾烏(wu) 多姆賽省的中老鐵路施工現場,鐵路建設施工與(yu) 環境保護同步推進,一路同行。

  位於(yu) 亞(ya) 洲中南半島北部的老撾,是一個(ge) 國土狹長的內(nei) 陸國,素有“中南半島屋脊”之稱。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麵積的80%,交通條件的天然劣勢使得老撾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陸鎖國”。

  正在修建的中老鐵路全長1000多公裏,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yu) 老撾“變陸鎖國為(wei) 陸聯國”戰略的對接項目。預計2021年年底建成通車,屆時中國昆明至老撾萬(wan) 象有望實現夕發朝至。

  “我們(men) 公司所承建的中老鐵路施工標段全長22.17公裏,包含6座橋梁5座隧道,橋隧比高達97.5%。”中鐵八局昆明公司副總經理李永山告訴記者。他解釋,如此高的橋隧比設計,一是基於(yu) 老撾地質地貌原因,二是為(wei) 盡可能繞開老撾原始自然保護區。

  鐵路建設需要開辟施工便道,便道距離越短越利於(yu) 運輸機械物料。為(wei) 最大限度減少因開辟新便道對自然風景區和野生動物的影響,中鐵八局選擇盡可能在原有道路基礎上進行改擴建。李永山稱,“為(wei) 此標段內(nei) 施工便道長度增加至100公裏,這給施工和物資供給帶來諸多困難,但卻很好保護了老撾當地的自然環境。”

  記者在烏(wu) 多姆賽省會(hui) 富萊村看到,在原有道路基礎上改擴建出來的便道,由之前的泥土路轉變成混凝土硬化路麵,這也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現在我們(men) 出行方便多了,原來進城一次要7個(ge) 多小時,現在隻要3個(ge) 多小時。”會(hui) 富萊村村長冬高瓦·朱瓦棱說,“他們(men) (施工方)每天都會(hui) 安排灑水車在道路上灑水降塵,並在道路兩(liang) 側(ce) 種植芭蕉樹等植物隔離灰塵對村莊的影響。”

  中老鐵路建設處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內(nei) ,各施工方嚴(yan) 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製度,施工用水經過三級沉澱,實時檢測達標後才排放。與(yu) 此同時,各施工方結合老撾亞(ya) 熱帶季風氣候的植被特點與(yu) 地域文化,在沿線開展綠化工程,鋪種適宜的綠化植物。

  烏(wu) 多姆賽省環水保局副局長對·蘇宋荒告訴記者,“中鐵八局進場建設中老鐵路以來,他們(men) 重視環水保工作,有效保證環水保預防措施與(yu) 施工同步落實。現場防治措施到位,施工垃圾運到指定地點處理,施工用水檢測合格後排放,與(yu) 周邊生態環境相協調,促進著中老鐵路建設健康、有序推進。”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