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防救援力量到底強在哪裏——寫在第29個全國消防日
中國消防救援力量到底強在哪裏
——寫(xie) 在第29個(ge) 全國消防日
消防救援,人與(yu) 災難之間的安全庇護。它多堅固、多及時、多有力,直接關(guan) 係到人的安全、健康與(yu) 幸福。
消防救援隊伍,一支在人民群眾(zhong) 最需要的時候衝(chong) 鋒在前的隊伍,救民於(yu) 水火,助民於(yu) 危難。他們(men) 有多勇敢、多強大、多先進,體(ti) 現著一個(ge) 國家麵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迎難而上的決(jue) 心。
今天是第29個(ge) 全國消防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兩(liang) 年來,以災情為(wei) 動員令,以險情為(wei) 衝(chong) 鋒號,始終奮戰在人民群眾(zhong) 最需要的地方。在踐行“對黨(dang) 忠誠、紀律嚴(yan) 明、赴湯蹈火、竭誠為(wei) 民”誓言的日子裏,在應對“單一災種”向應對“全災種”職能轉變的道路上,這支隊伍邊改革邊應急,邊學習(xi) 邊衝(chong) 鋒,篤定執著地堅持著自己的追求,探尋著大國救援力量的發展路徑。
1.追求救援效率和人民至上的價(jia) 值觀
關(guan) 鍵時刻能否及時反應,不同災種能否從(cong) 容應對,考驗著一個(ge) 國家的應急救援能力。這是應急管理部成立後消防救援部門的重要突破點。
2020年6月14日8時50分,熱帶風暴級台風“鸚鵡”在廣東(dong) 省陽江市海陵島登陸,一場應對超強台風的硬仗上演。這是我國消防救援隊伍提升應急反應速度、搶險專(zhuan) 業(ye) 能力、協同作戰水平進程中的一個(ge) 戰例,受助群眾(zhong) 切身體(ti) 會(hui) 到了踏實的安全感:
13日8時30分,廣東(dong) 省海洋預報台發布警報,隨後廣東(dong) 省立即召開三防工作視頻會(hui) 議,部署防台風措施,廣州、陽江、茂名、湛江、雲(yun) 浮、江門、珠海等地迅速部署迎戰;
13日17時,廣東(dong) 省三防辦、省自然資源廳、省應急管理廳啟動海洋災害Ⅳ級應急響應;
13日20時,廣東(dong) 省消防救援總隊按照“登陸圈”“影響圈”“支援圈”等梯次集結陽江及周邊消防救援力量,派遣綜合應急救援機動支隊分別在陽江市區、東(dong) 平島以及地質災害高發的陽春、陽西駐紮;
13日20時30分,江門市消防救援支隊抗洪搶險第一突擊分隊攜帶衝(chong) 鋒舟、橡皮艇、機動鏈鋸、無人機、衛星電話等水域救援裝備連夜趕赴台山執勤點備戰;
14日2時30分,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抗洪搶險突擊隊到達陽江,他們(men) 於(yu) 13日21時從(cong) 廣州消防培訓基地出發,配備有先進的救援器材;
14日8時50分,台風“鸚鵡”登陸。台風登陸點,陽江市消防救援支隊78輛消防車、413名消防員及政府專(zhuan) 職消防員已秣馬厲兵、枕戈待旦。“我們(men) 全員在崗在位,衝(chong) 鋒舟、救生衣、救生繩等救援設備早已上車上架。”陽江市消防救援支隊隊員申玉博與(yu) 隊友隨時準備發起衝(chong) 鋒。
這24小時裏,政府部門、社會(hui) 力量都動員了起來,漁民撤離、漁船加固、群眾(zhong) 轉移工作同時進行,獨居老人、傷(shang) 殘人士、留守兒(er) 童等特殊群體(ti) 的轉移被作為(wei) 重點工作來推進。
鋼鐵隊伍往前線衝(chong) ,人民群眾(zhong) 往後方撤,所有環節爭(zheng) 分奪秒而井然有序。強台風麵前,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的堅實防線就這樣迅速構築完畢;在與(yu) 時間賽跑的高速運轉中,一個(ge) 國家應對災害的應急救援行動顯得從(cong) 容又有溫度。
2.破解跨區域聯動一盤棋的實際難題
救援力量的跨區域聯動是世界難題,一些幅員遼闊、地形複雜的國家,都在尋找適合本國的行動方案。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中國消防救援隊伍跨區域救援行動逐漸增多,經驗在不斷積累,日漸成熟。
在抗擊“利奇馬”“山竹”等台風及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處置中,廣東(dong) 、浙江、江蘇等總隊調動省內(nei) 消防救援力量支援一線;在山東(dong) 壽光洪澇災害救援中,多地消防救援力量跨省馳援,實現跨區域聯動。
而2020年,無疑是跨區域聯動實戰最為(wei) 頻繁的一年。僅(jin) 在7月抗洪搶險的一個(ge) 星期內(nei) ,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就兩(liang) 次展開跨區域增援,這一指揮機製的效能充分顯現:7月13日,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派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5省消防救援隊伍馳援鄱陽湖抗洪一線;7月19日,上海、浙江、山東(dong) 、河南4省消防救援總隊及南京訓練總隊馳援蕪湖、阜陽、六安等地。
有效的指揮機製和行動方案,保證了救援任務順利進行。在救援前線,消防救援局分別成立前方指揮部靠前指揮,局領導任負責人,特種災害救援處、作戰訓練處、指揮中心、信息通信處、組織教育處、後勤裝備處等協同作戰。由於(yu) 預置力量為(wei) 跨區域聯動提供了基礎保障,“哪裏災情嚴(yan) 重,救援力量就往哪裏調”的應戰成效在全國範圍內(nei) 實現。
根據救援任務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實際情況,消防救援隊伍在跨區域增援中采取了模塊化調動的方式,根據實戰需要選擇相應的功能模塊。
“功能模塊就是針對特定的救援任務和作戰需求,預先對人員和裝備實施的建製式編組,包括人員搜救模塊、內(nei) 澇排險模塊、重要物資轉移模塊、重點目標保護模塊,以及堤壩加固、決(jue) 口封堵模塊等。”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特種災害救援處工程師熊偉(wei) 介紹。
3.探尋更先進、更專(zhuan) 業(ye) 的實戰本領
消防科技的加持提升著消防水平,在人們(men) 的或靜好或疾風驟雨的歲月中默默守護。2020年1月,在火神山醫院的病房和院區,1500隻NB-IoT(窄帶物聯網)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在兩(liang) 天內(nei) 全部安裝完畢,覆蓋3.4萬(wan) 平方米隔離病區、419個(ge) 病房,保證了火神山醫院在有火災預警能力的前提下順利運營。
報警器運用智能火災預警係統,這種係統利用窄帶物聯網技術,針對火災、漏電、用電發熱等進行全方位遠程監控預警、警情多級推送以及消防設施狀態監控管理。該成果還緊急應用於(yu) 湖北鄂州防疫應急醫院等多地“小湯山”模式的醫院,在疫情期間為(wei) 救治前線提供了消防安全保障。
從(cong) “擅滅火”到“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從(cong) 應對“單一災種”向應對“全災種”轉變的發展路上,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始終重視提升專(zhuan) 業(ye) 水平、注重科技應用,邁出了堅實果敢的步伐。
2020年,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印發《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管理辦法(試行)》,對科技成果轉化各個(ge) 環節提出明確要求。智慧消防雲(yun) 平台、消防生命通道監測預警係統等社會(hui) 火災防控類成果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特種消防機器人、多功能化學偵(zhen) 檢車等消防救援隊伍應用成果在實戰中屢立奇功。
應對今年各地汛情,全國各消防救援總隊平日裏訓練的“抗洪搶險專(zhuan) 業(ye) 編隊”發揮了重要作用。“抗洪搶險專(zhuan) 業(ye) 編隊開展一係列水域救援技術培訓,專(zhuan) 業(ye) 崗位實行持證上崗,組織應急拉動演練,增加了衝(chong) 鋒舟、橡皮艇、氣墊船,配備了水域救援機器人、水下聲呐探測儀(yi) 等‘高精尖’裝備。”消防救援局滅火救援指揮部副部長汪永明介紹。
在浙江,消防救援總隊完善了省級救援隊、支隊級救援隊、消防救援站級救援分隊的三級水域救援專(zhuan) 業(ye) 力量體(ti) 係,配備6大類67種水域救援裝備,圍繞不同情境的救援劃分“初、中、高”三個(ge) 訓練等級分級練兵。
“入汛以來,我們(men) 在訓保支隊開展3期專(zhuan) 業(ye) 隊輪訓,培訓指戰員360人。各支隊開展14期培訓,隊伍的抗洪搶險救援能力進一步增強。”浙江省消防救援總隊作戰訓練處技術幹部劉靖說。
目前,全國共建有總隊級消防抗洪搶險專(zhuan) 業(ye) 救援隊31支、支隊級救援隊187支、站級救援分隊2417支,力量規模達2萬(wan) 餘(yu) 人,很多隊員持有衝(chong) 鋒舟駕駛執照、潛水救援資質、激流救援技術員資質。
天津市保稅消防救援支隊臨(lin) 港大隊臨(lin) 港站站長助理崔利傑在一次高空救援行動中立功。組織上安排他作先進事跡報告時,這位參加過6000餘(yu) 起救援戰鬥的“老班長”沒有講自己的事跡,而是與(yu) 戰友們(men) 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消防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到底怎麽(me) 做?指戰員們(men) 努力尋找的突破口到底在哪裏?”
“我最終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保持一顆忠誠的心,練就一身更專(zhuan) 業(ye) 的新本領。”在持久而熱烈的掌聲中,在同樣堅定而自信的目光中,他讀到了戰友們(men) 同樣澎湃的激情。
(本報記者 彭景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