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民政部:易地搬遷工作已轉入以後續扶持為中心的新階段

馬玲 發布時間:2020-11-09 16:08:00來源: 中國金融新聞網

  民政部副部長王愛文11月5日在國新辦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紮實推進,我國易地扶貧搬遷960多萬(wan) 貧困人口同步新建了約3.5萬(wan) 個(ge) 安置社區,一攬子解決(jue) 了搬遷群眾(zhong) 的吃、住、行、就醫、就學等方麵的問題,對世界的減貧進程作出了重大貢獻,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勢。

  王愛文表示,當前,“十三五”的易地搬遷建設任務已經全麵完成,易地搬遷工作已經轉入以後續扶持為(wei) 中心的新階段。民政部會(hui) 同9家部門,形成《關(guan) 於(yu)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重點對搬遷社區的治理,解決(jue) 群眾(zhong) 能住得好、能融入的問題,做了安排和部署。總的來看,現在扶貧安置點的搬遷社區組織建設普遍得到了加強,體(ti) 製機製也不斷健全,服務設施也明顯得到了改善。但還麵臨(lin) 一些問題,管理體(ti) 製需要進一步理順,社區服務體(ti) 係還有待完善,群眾(zhong) 在新社區的融入程度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對此,《意見》著重明確了五個(ge) 方麵的工作。  

  第一,要有組織。在搬遷社區建立組織體(ti) 係,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立起來,把居民委員會(hui) 、村民委員會(hui) 群眾(zhong) 自治組織建立起來,把婦聯等群團組織建立起來,還要圍繞群眾(zhong) 需求建設一些社會(hui) 性組織,搬遷群眾(zhong) 能夠找到組織這個(ge) 家,有事能找到人去解決(jue) 。

  第二,要有製度。製定安置社區的一係列基本規則和製度,包括黨(dang) 組織議事規則、居民自治組織議事規則、居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村居委會(hui) 公開目錄,以及會(hui) 議協商的基本製度。

  第三,要有服務。把服務體(ti) 係建設好,加快推進以黨(dang) 群服務中心為(wei) 基本陣地的綜合性服務設施建設,實現在搬遷社區全覆蓋。政府的工作服務,包括教育、醫療、社保、救助等,還要開展一些生活性服務,包括商業(ye) 性服務,如快遞能送得進來,有小吃店、小超市等。

  第四,要有氛圍。要有大家庭的氛圍,群眾(zhong) 認同,能夠融入到社區裏來。所以,一些地方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包括開展群眾(zhong) 性文體(ti) 活動,推進搬遷群眾(zhong) 相互交流。

  第五,要有隊伍。加強安置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除“兩(liang) 委”成員之外,黨(dang) 組織、群眾(zhong) 自治組織的人員之外,還要有社區專(zhuan) 職工作者,把隊伍健全起來,確保有人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