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鄉村回村創業成“新潮”
中新社烏(wu) 魯木齊11月10日電 題:(十三五回眸)新疆鄉(xiang) 村回村創業(ye) 成“新潮”
作者 苟繼鵬 程勇
立冬之後便進入農(nong) 閑時節,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園戶村鎮三工湖村的馬金貴卻忙得不可開交。這段時間,他的農(nong) 家樂(le) 裏客人更多了,訂餐電話接連不斷。“我越忙越高興(xing) ,現在每天有幾百塊錢的收入呢,心裏美滋滋的。”
因為(wei) 貧困,昔日的三工湖村有不少村民選擇背井離鄉(xiang) ,外出謀生。2018年,村裏提出要發展旅遊民宿和特色餐飲,投入200餘(yu) 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修整和美化道路、渠道、林帶。同時,整村完成了通水、通電,環境明顯改善,這個(ge) 離縣城不到6公裏的城郊村煥發生機。
正是看到這些變化,原本在烏(wu) 魯木齊開餐飲店的馬金貴毅然決(jue) 定回村創業(ye) 。2019年8月,他的農(nong) 家樂(le) 順利開張營業(ye) 。馬金貴說:“現在生意挺好的,每個(ge) 月純收入2萬(wan) 多元,一年有近30萬(wan) 元的收入,當初回村創業(ye) 是正確的選擇。”
三工湖村是近年來新疆農(nong) 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的一個(ge) 縮影。“十三五”期間,新疆徹底結束了農(nong) 村貧困人口住危房的曆史,近500萬(wan) 名農(nong) 牧民住有宜居;累計完成新建改建農(nong) 村公路6.8萬(wan) 公裏,使具備條件的建製村全部通了硬化路。此外,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重點解決(jue) 農(nong) 村生活垃圾處理、汙水處理、衛生廁所改造、村莊綠化亮化、環境美化等,使新疆農(nong) 村麵貌煥然一新。
和馬金貴一樣,在外幹了十幾年餐飲的張秀梅如今也回到三工湖村創業(ye) ,她把自家的院子打造成了特色農(nong) 家樂(le) 。院內(nei) 有亭台樓閣,有百年古榆樹。她利用古榆樹設立了“古榆小屋”,遊客在“古榆小屋”品嚐特色菜肴,也可以在古榆樹巨大的樹冠下唱歌跳舞,古榆特色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在外闖蕩多年,我還是覺得在家門口創業(ye) 心裏更踏實。”張秀梅說。
“三工湖村已經完成了‘華麗(li) 轉身’,成了遠近聞名的特色餐飲村。目前,全村已有20戶農(nong) 民把自家的庭院改造成了發展民宿和特色餐飲的度假莊園。此外,村裏還形成了餐飲產(chan) 業(ye) 鏈,農(nong) 民們(men) 種植蔬菜,養(yang) 殖紅嘴雁、土雞、肉兔、肉鴿,增收渠道日益增多,錢袋子越來越鼓。”三工湖村第一書(shu) 記黃田甜說,在三工湖村的帶動下,目前,周邊從(cong) 事商貿、飲食服務、交通運輸等產(chan) 業(ye) 的工人達到3800多人,約占全鎮農(nong) 村勞動力的60%,不少曾經外出打工的村民都陸續回村創業(ye) 、就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