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十四五”新詞典】
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上,首次提出“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的概念,此次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將“統籌發展和安全”確定為(wei)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原則,《建議》中首次出現的“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表述引人關(guan) 注。這一重要論述,把對安全與(yu) 發展關(guan) 係的認識提升至新高度,對在複雜的國際國內(nei) 環境中更好推進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義(yi) 。
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十三五”以來,我國麵臨(lin) 的國際國內(nei) 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仍然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我國國家安全內(nei) 涵和外延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feng) 富,時空領域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nei) 外因素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十四五”時期,安全問題的多元性日益突出、安全問題的聯動性更為(wei) 強勁,不僅(jin) 各種安全問題之間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安全問題還往往超越國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的任務更為(wei) 艱巨,安全發展變得至關(guan) 重要。
我們(men) 在擴大開放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也日益凸顯,必須把安全問題放在新的高度,借此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十四五”時期,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是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的現實需要,更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路徑。
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要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的關(guan) 係。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既要重視發展問題,又要重視安全問題。既要善於(yu) 運用發展成果不斷增強國家安全實力,提高抵禦風險、應對挑戰的能力;又要善於(yu) 塑造有利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安全環境,辦好發展和安全兩(liang) 件大事。進入新時代,盡管政治安全、軍(jun) 事安全、國土安全依然是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我們(men) 任何時候都要緊抓不放,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我們(men) 麵臨(lin) 的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非傳(chuan) 統安全威脅也越來越多,理應統籌兼顧、綜合施策、係統治理。比如重大傳(chuan) 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不僅(jin) 事關(guan) 國家安全與(yu) 社會(hui) 穩定,而且是威脅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考驗我國的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檢驗我國應對非傳(chuan) 統安全的能力。對此,隻有增強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才能在遇到風險和危機時化險為(wei) 夷、轉危為(wei) 機。
當前,要加快形成貫徹安全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確立了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工作得到了全麵加強,維護和塑造了國家安全。“十四五”時期,應堅持黨(dang) 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不斷增強駕馭風險、迎接挑戰的本領。其次,要大力提升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國家安全能力是一種有效應對現實安全威脅和潛在安全風險的係統能力,提升國家安全能力,要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準確把握發展和安全的關(guan) 係,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最後,強化國家安全宣傳(chuan) 教育。要以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為(wei) 指導,普及“大安全”意識,推進國家安全教育製度化常態化,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hui) 基礎,鞏固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作者:吳瓊,係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