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刻】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主要突破口
作者: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產(chan) 業(ye) 政策所研究員、經濟學博士 鄖彥輝
當今世界,產(chan) 業(ye) 鏈水平可以體(ti) 現出一個(ge) 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zheng) 力。利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和最先進產(chan) 業(ye) 組織方式,提升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使產(chan) 業(ye) 鏈具備高端鏈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領跑全球的競爭(zheng) 力,是建設製造強國的必由之路。
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黨(dang) 中央已經對提升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進行了多次戰略部署。在2019年8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以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為(wei) 根本,打好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的攻堅戰。2019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進一步強調,要健全體(ti) 製機製,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進一步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專(zhuan) 門有一條談“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問題。
對於(yu) 如何提升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黨(dang) 中央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鍛造一些“殺手鐧”技術,持續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領域的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提升產(chan) 業(ye) 質量,拉緊國際產(chan) 業(ye) 鏈對我國的依存關(guan) 係,形成對外方人為(wei) 斷供的強有力反製和威懾能力。在2020年7月的企業(ye) 家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強調,要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打造未來發展新優(you) 勢。
可見,提升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的主要突破口就是擁有“殺手鐧”技術,形成發展新優(you) 勢。而所謂“殺手鐧”技術,就是指在科技方麵不能完全是發達國家搞什麽(me) 我們(men) 就搞什麽(me) ,要通過布局來突破和掌握關(guan) 鍵的前沿性技術,掌握一批顛覆性、非對稱的技術,從(cong) 而占據全球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的製高點。具體(ti) 來說,應當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共同推進。
一是以製度創新保障產(chan) 業(ye) 鏈水平的提升。製度創新,就是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地結合在一起。要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製,完善產(chan) 權保護製度,構建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通產(chan) 業(ye) 發展的堵點。要推進基礎性製度創新,以問題為(wei) 導向,完善科技創新領域的頂層設計,完善科技創新體(ti) 製機製,推動人才、資金、項目等資源的一體(ti) 化配置。隻要政府時刻防止“越位”“缺位”“錯位”,做好“讓位”,就一定能夠充分激發市場主體(ti) 的創新熱情。疫情期間,我國的石化企業(ye) 生產(chan) 熔噴布,汽車企業(ye) 生產(chan) 口罩,建材企業(ye) 生產(chan) 測溫儀(yi) ,就充分體(ti) 現出我國製度激勵創新的巨大作用。
二是持續提升產(chan) 業(ye) 鏈的控製力。圍繞產(chan) 業(ye) 鏈布局創新鏈,培育長板,補齊短板,力圖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中擁有更大的控製力和發言權。當前,我國已經在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領域,具有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要繼續努力掌握更多核心關(guan) 鍵技術,提升產(chan) 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還要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等領域加強前瞻性基礎研究,提前進行儲(chu) 備和布局,搶占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製高點。與(yu) 此同時,要建立自主可控的供應體(ti) 係,當前我國在先進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裝備、精密科學儀(yi) 器、工業(ye) 軟件等領域對進口的依賴程度較高,要瞄準這些領域核心關(guan) 鍵技術,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ou) 勢,力爭(zheng) 通過多輪次的、長周期的技術攻關(guan) ,解決(jue) “卡脖子”問題,使之成為(wei) 我們(men)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三是注重在前沿技術推廣應用中實現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當前,我國已經不僅(jin) 是“世界工廠”,而且消費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擁有大規模的市場優(you) 勢,既是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主要產(chan) 品提供者,也是全球最大的產(chan) 品消費者。一方麵,要繼續推動消費需求結構升級,通過最終需求擴大拉動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優(you) 化。我國有14億(yi) 人口,擁有1.4億(yi) 個(ge) 家庭、4億(yi) 人口的中等收入群體(ti) ,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已經超過1萬(wan) 美元,消費已經連續6年成為(wei) 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指出,未來十五年,我國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ti) 顯著擴大。可見,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nei) ,國內(nei) 消費的潛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挖掘,進而成為(wei) 拉動新技術應用的主要引擎。另一方麵,要加強5G、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ye) 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鼓勵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推動新興(xing) 消費行業(ye) 數字化發展進程,培育消費新模式,在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同時,帶動全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活力,最終實現居民消費結構優(you) 化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之間的良性循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