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廁15分鍾報警係統引關注 學者:體現上海高水平精細化管理
中新網上海11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智能公廁引導係統、掃碼取廁紙機、智能管理裝置……在上海,科技融入智慧公廁建設,民眾(zhong) 如廁體(ti) 驗不斷提升。這兩(liang) 天,一座帶有報警功能的“智慧公廁”引發坊間關(guan) 注。
據了解,該廁所位於(yu) 上海閔行區,不僅(jin) 具有手動報警功能,還具備自動報警功能。若使用廁所的市民如廁超過15分鍾,廁所就會(hui) 自動報警,提醒保潔員及時協助。
閔行區市容環境管理衛生管理中心方麵20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從(cong) 2018年起,閔行區就積極推進“智慧廁所”建設,目前,全區已經有19座公廁有了智慧管理係統,方便民眾(zhong) 的同時也助力公廁管理。比如,智慧係統會(hui) 自動檢測公廁異味情況,及時提示保潔員清掃或者自動打開相關(guan) 排風係統;可通過人流量、用水量、耗電量等統計分析,便於(yu) 管理部門對公廁布局布點進行更優(you) 化地調整。
據悉,此次引來關(guan) 注的15分鍾後會(hui) 自動發出警報係統,也是該區在智慧公廁建設探索中的一項舉(ju) 措。不過框定的“時限”讓一些民眾(zhong) 感到困惑,擔心對如廁體(ti) 驗造成影響;有被便秘等困擾的民眾(zhong) 在網上坦言擔心“超過時間,就會(hui) 有人衝(chong) 進來”。對於(yu) 15分鍾的“時限”時間,管理中心方麵說,該部門先期已對民眾(zhong) 在公廁如廁時間進行了充分調研,15分鍾並非“憑空”設置。記者在設置了報警係統的公廁看到,保潔員正仔細記錄每位如廁者使用時間。
據介紹,通過智慧公廁報警係統,一旦發現確需幫助的民眾(zhong) ,保潔人員可以及時利用公廁配備的急救包,或者撥打相關(guan) 求助電話。管理中心方麵表示,設置警報係統是考慮到民眾(zhong) 在廁所內(nei) 發生意外情況時,可以得到及時的救助。同時,也可以督促一些如廁時玩手機的民眾(zhong) ,在使用完廁所後盡快離開,避免長時間占用公共資源。此前,在第三衛生間或無障礙衛生間已經配備了報警按鈕,方便特殊人群。
對於(yu) 在公廁內(nei) 安裝15分鍾報警係統,華東(dong) 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社會(hui) 學博士張海娜老師表示,無論從(cong) 關(guan) 注民眾(zhong) 健康安全,還是科學合理使用公共資源角度,初衷都值得肯定。這體(ti) 現了上海這座現代化都市高水平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的有益嚐試。
這位學者坦率地說,在實際操作中,確實可能遇到特殊情況,有些民眾(zhong) 可能確實需要更長時間使用公廁。她認為(wei) ,隻要提示適度,不會(hui) 引起如廁者緊張情緒即可。她覺得溫馨的話語提示更為(wei) 可行。
張海娜說,15分鍾報警提醒後,管理員的操作處理很重要,應該凸顯人文關(guan) 懷。她說,管理員應該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以更好地幫助有需要的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