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走進地球之冠——北極

發布時間:2020-11-27 10:40: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位於(yu) 格陵蘭(lan) 島北緯70°的尼阿格納特是一座風光秀麗(li) 的小島,島上隻有十幾戶人家,依靠打獵和捕魚為(wei) 生。

  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nei) 的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ce) 的泰加林帶。北極地區的總麵積為(wei) 2100萬(wan) 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部分占800萬(wan) 平方公裏。北極與(yu) 南極一樣有極晝和極夜現象,越接近北極點越明顯。北極地區天氣酷冷,終年隻有很短的時間氣溫高過0℃,冬天是漫長、寒冷和黑暗的,每年從(cong) 11月開始,有近半年時間將是完全看不見太陽的日子,處於(yu) 極夜的黑暗中,溫度會(hui) 降到-50℃左右。到4月天氣慢慢轉暖,冰雪逐漸消融,此時進入極晝。太陽連續幾個(ge) 星期都掛在天空。北冰洋的邊緣地帶融化,大塊的冰開始融化、碎裂、碰撞發出巨響,小溪出現潺潺的流水,天空變得明亮起來。五六月份植物披上了綠色,開始生長開花,為(wei) 馴鹿和麝牛等動物提供了食物。同時,狼和北極熊等食肉動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動物得以存活。動物開始活躍並忙著繁殖後代。在這個(ge) 季節,動物們(men) 可獲得充足的食物,積累足夠的營養(yang) 和脂肪,以度過漫長的冬季。北冰洋中有豐(feng) 富的魚類和浮遊生物,為(wei) 夏季在這裏築巢的數百萬(wan) 隻海鳥提供了豐(feng) 富的食物來源。同時,這些也是海豹、鯨和其他海洋動物的食物。

  北極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當地的土著居民因紐特人,在愛斯基摩語中即“真正的人”之意,是從(cong) 亞(ya) 洲經兩(liang) 次大遷徙進入北極地區的。他們(men) 世代生活和居住在這裏至少有4000多年曆史了。由於(yu) 氣候惡劣,環境嚴(yan) 酷,能生存繁衍至今,實在是一大奇跡。目前有6萬(wan) 多因紐特人,大多居住在北冰洋沿岸,以漁獵為(wei) 生。

  北極是地球上最後的大片未開發的土地之一。因此,保護北極地區的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日顯重要。北極生物圈弱小的生產(chan) 力以及簡單的生物鏈結構,使得北極地區的生態係統十分脆弱,自修複能力不強。越來越頻繁的人類活動已經對北極地區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北極地區的地表植物很容易遭到破壞。作為(wei) 眾(zhong) 多動物(其中不乏瀕危物種)的繁衍地,北極地區生態受到破壞將會(hui) 對這些物種產(chan) 生巨大影響。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的格陵蘭(lan) 島麵積為(wei) 216.6萬(wan) 平方千米,海岸線全長3.5萬(wan) 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lan) 在它的官方語言丹麥語中,字麵意思為(wei) “綠色的土地”。然而,這個(ge) 島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充滿著春意。格陵蘭(lan) 島在地理緯度上屬於(yu) 高緯度,大部分麵積(約83.7%)被冰雪覆蓋。大陸冰川(或稱冰蓋)的麵積達181.3萬(wan) 平方千米,其冰層平均厚度達到2300米,與(yu) 南極大陸冰蓋的平均厚度差不多。格陵蘭(lan) 島所含有的冰雪總量為(wei) 300萬(wan) 立方千米,占全球淡水總量的5.4%。如果格陵蘭(lan) 島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麵將上升7.5米。而如果南極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麵就會(hui) 上升66米。冰山融化帶來的最直接後果是海平麵上升,將直接威脅人類居住地,一些濱海地區和低海拔地區將被海水吞沒。逐漸融化的格陵蘭(lan) 冰蓋正帶動全球海洋水位每年平均上漲3毫米左右。北極冰川及海冰融化的速度遠高於(yu) 預期。對此,科學家們(men) 表示,如果未來幾年還會(hui) 有這樣的迅速融化事件發生,2100年前,北極冰融現象可能將海平麵提升1.6米。那真的不敢想像接下來會(hui) 發生什麽(me) 事情。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