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不負青山不負人民

發布時間:2020-12-01 17:22: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對87個(ge) 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35個(ge)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10個(ge) “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獲獎集體(ti) 和個(ge) 人進行表彰授牌。

  他們(men) 是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yu) 高水平保護的具體(ti) 案例,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探索創新“兩(liang) 山”轉化有效途徑的典範代表,更是堅決(jue) 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li) 中國的鮮活教材。

  會(hui) 場內(nei) ,掌聲此起彼伏,他們(men) 為(wei) 典型點讚,也為(wei) 自己加油鼓勁。

  以示範成效彰顯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力量,為(wei) 美麗(li) 中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讓我們(men) 的方向更加明確,信心更加堅定,幹勁更加足了。”貴州省鳳岡(gang) 縣縣長馬華手裏捧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這塊牌匾,難掩心中的喜悅之情。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鳳岡(gang) 人的努力換來了今天懷中的這塊“金字”招牌,在馬華看來,“真值!”

  與(yu) 馬華一樣,在場的每個(ge) 人都被一個(ge) 個(ge) 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的典型案例引領著,激發出了無限的幹勁。

  深圳這個(ge) 在過去40年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一個(ge) 奇跡的城市,今天又刷新了人們(men) 對它的認知: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市域創建,並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也是目前唯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的副省級城市。

  “深圳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wei) 抓手,努力走出一條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深圳特點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提升’。”深圳市市長陳如桂給與(yu) 會(hui) 者帶來的經驗分享,激勵著每一個(ge) 在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先行先試的人。

  同樣,連續15年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首位的江蘇省昆山市,“堅持以壓倒性態勢狠抓汙染防治,以超常規舉(ju) 措推動綠色發展,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與(yu) 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相輔相成。”昆山市委書(shu) 記吳新明給與(yu) 會(hui) 者帶來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雙贏的“昆山樣板”。

  包括深圳和昆山,各地以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為(wei) 依托,不斷加大投入、健全體(ti) 製機製、加強探索創新,有效帶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有力促進各地綠色高質量發展,全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各地通過示範市縣建設,一批過去“一油獨大”“一煤獨大”“一礦獨大”的地區逐步擺脫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一批工業(ye) 發達但汙染嚴(yan) 重地區實現綠色轉型,一批生態優(you) 良、發展較為(wei) 落後地區初步培育形成綠色增長點,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和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這些排頭兵起到了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讓我們(men) 更加堅定地持續深化示範建設。”在雲(yun)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長遲中華看來,每個(ge) 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示範樣本都值得楚雄學習(xi) 借鑒,都可以在楚雄落地生根。

  “我們(men) 一定能夠走出一條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獨具楚雄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遲中華自信地說。

  向先進學習(xi) 、為(wei) 典型點讚。每個(ge) 與(yu) 會(hui) 者都為(wei) 那些勇於(yu) 創新、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時代精神點讚。

  以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路徑模式為(wei) 重點,著力推動各地將理念轉換為(wei) 實踐行動

  “我們(men) 要把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形,把‘兩(liang) 山’理論作為(wei) 推動發展的‘定海神針’,努力探索縣域綠色發展的浮梁樣式。”在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縣長王建平看來,實現“兩(liang) 山”轉化,就是要把生態資源變為(wei) 產(chan) 業(ye) 資源,把生態價(jia) 值化為(wei) 經濟價(jia) 值,讓“轉”的通道多起來,“轉”的成效可持續。

  王建平在接過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牌匾的那一刻,內(nei) 心“無比興(xing) 奮”。從(cong) 加大 “治”的力度,擦亮綠水青山的底色到拓展“轉”的廣度,提升綠色發展的成色,再到挖掘“融”的深度,增添生態產(chan) 業(ye) 化的亮色,在王建平的心裏,他要給百姓努力呈現 “綠水青山、田園牧歌、鄉(xiang) 愁綿綿、其樂(le) 融融”的江南千年古縣神韻。

  無論是北京密雲(yun) 區還是河南光山縣,35個(ge) 地區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為(wei) 抓手,在夯實綠水青山本底、壯大綠色發展動能、探索“綠水青山”與(yu) “金山銀山”轉化機製、培育生態文化和推動生態惠民方麵取得積極進展。在實踐中,各地注重挖掘自身優(you) 勢,加強探索創新,初步形成“生態補償(chang) ”“品牌引領”“複合業(ye) 態”“市場驅動”“綠色金融”等轉化路徑模式。

  一些地區的探索得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肯定與(yu) 鼓勵;一些地區的發展模式入選中央黨(dang) 校“兩(liang) 山理論”教學案例。在采訪中,一些與(yu) 會(hui) 者談及感受時紛紛表示,不同地區的經驗和做法為(wei) 全國各地不同資源稟賦、功能定位、發展階段的地區提供了有益借鑒。

  向先進學習(xi) 、為(wei) 典型點讚。每個(ge) 與(yu) 會(hui) 者都為(wei) 那些恪盡職守、全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時代作為(wei) 點讚。

  “我一輩子做‘兩(liang) 山’理論忠實踐行者。”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稱號獲得者、華夏董氏實業(ye) 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配永擲地有聲的話語響徹整個(ge) 會(hui) 場,也表達了每個(ge) 人的心聲,頓時掌聲響起。

  董配永僅(jin) 僅(jin) 是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的代表,他們(men) 在不同領域、不同崗位書(shu) 寫(xie) 了“最美環保人”的感人故事,為(wei) 激發社會(hui) 公眾(zhong) 關(guan) 注和參與(yu) 生態環保事業(ye) 貢獻了光與(yu) 熱。

  向先進學習(xi) 、為(wei) 典型點讚。每個(ge) 與(yu) 會(hui) 者都為(wei) 那些投身公益、為(wei) 子孫守護綠水青山的時代擔當點讚。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