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援藏 > 資訊

浙江台州公衛醫生的三次“出走”:援川援藏又援疆

發布時間:2023-03-01 09: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何賢敏(右一)隨援疆醫療隊為(wei) 少數民族同胞義(yi) 診。 李奔供圖

  “我為(wei) 自己能夠參與(yu) 國家援川、援藏、援疆事業(ye) 感到自豪。但這算不上什麽(me) 成就,隻是幾段特殊的人生經曆,公衛醫生的職責是讓每一個(ge) 人都更加健康,我會(hui) 一直履行下去。”近日,浙江台州第十批第二期援疆人才何賢敏受訪時說。

  2021年9月,何賢敏踏入新疆,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下稱:師市)的公共衛生事業(ye) 中。目前,他擔任師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兼任師市創衛辦副主任。

  據了解,援疆並非他第一次參與(yu) 對口支援工作。2008年至今,何賢敏攬下了3項任務——援川、援藏與(yu) 援疆。

  時間撥回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來的強震給四川省帶來了災難,離震中不遠的廣元市青川縣霎時間山崩地裂、房屋垮塌。

  彼時,台州市積極響應“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對口支援決(jue) 策,時任台州市健康教育所所長的何賢敏率9名公共衛生專(zhuan) 家奔赴青川縣。

  21天裏,何賢敏一行人在青川縣板橋鄉(xiang) 、觀音店鄉(xiang) 等4個(ge) 鄉(xiang) 對基層防疫人員進行專(zhuan) 業(ye) 培訓和指導,全力以赴開展地震災後消殺、病媒生物防控與(yu) 健康教育工作,確保無地震相關(guan) 傳(chuan) 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

  “我們(men) 曾多次遇到搭建帳篷地段附近的山體(ti) 開裂,也曾在村民家中消殺時遭遇餘(yu) 震,經曆幾次後也能冷靜對待、及時召集隊員轉移,心裏想著工作別出問題,不要再有村民受傷(shang) 。”何賢敏說。

  經曆了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援川之行後,何賢敏開始自問:身為(wei) 公衛醫生,自己已經做到最好了嗎?

  “臨(lin) 床醫生做的是‘去存量’,把病人治好;公衛醫生做的是‘控增量’,降低發病率,我學了這麽(me) 多,隻有在工作實踐中用出來,造福老百姓,這樣才有意義(yi) 。”何賢敏找到了答案。

  2016年,他接到了新使命——赴西藏自治區開展包蟲病流行病學調查。當年,全國抽調了17個(ge) 對口援藏省份的276名B超醫生和流調人員,對西藏70個(ge) 縣的364個(ge) 村開展流調工作。何賢敏任浙江省第七組組長,帶領10名工作人員赴西藏那曲市嘉黎縣2個(ge) 鄉(xiang) 鎮的4個(ge) 村開展調查。

  西藏牧民隨季節變換在不同草場放牧,同樣的樣本量,工作量大大增加。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紫外線輻射是平原的5倍,即使平地行走也如同在平原負重20斤,何賢敏每次走村串戶流調總是累得氣喘籲籲。

  “盡管條件艱苦,但入戶100多家開展調查,每個(ge) 藏族民眾(zhong) 都捧出香甜的酥油茶熱情招待。雖然語言不太通,可是看到他們(men) 露出燦爛的笑容,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價(jia) 值。”何賢敏說。

  有過援川、援藏的經曆,何賢敏更加認識到西部公共衛生事業(ye) 對於(yu) 人才的需要。因此,當單位選派他作為(wei) 援疆人才去師市援助時,他沒有猶豫。

  據悉,何賢敏通過“傳(chuan) 幫帶”,將自己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傳(chuan) 授給師市的公共衛生工作者,提升當地疾病防控能力和實驗室檢測能力。此外,他經常和同事到基層指導疾病防控工作,對街道、社區及相關(guan) 單位、部門的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進行督查指導。

  “他(何賢敏)不會(hui) 隻看表麵文章。例如去學校,除了一目了然的環境衛生情況,他還要了解校醫室運行情況、學生入學預防接種記錄、教學環境是否符合兒(er) 童生長發育要求等;去血站,他還要看血站醫療廢物的存放與(yu) 處置是否規範。”師市創衛辦幹事葛雲(yun) 鵬說。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師市的碧水藍天更加清晰可感,城鄉(xiang) 健康細胞建設紮實推進,民眾(zhong) 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科學,市民對衛生狀況的滿意度達95%以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