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援藏 > 人物

越千裏征程 育桃李芬芳——記陝西省第三批“組團式”援藏教師張錦龍

發布時間:2023-08-09 09:15:00來源: 西藏日報

  “同學們(men) ,‘蹬地送髖、展體(ti) 挺胸、後仰甩臂’12個(ge) 字是《原地後拋鉛球》技術動作的要領,大家在練習(xi) 中要掌握和體(ti) 會(hui) 腰背部發力,調動腰背部和手臂肌肉,通過全身協調能力和爆發能力,最大發揮後拋鉛球的‘最後用力’,促進鉛球成績迅速提高……”這是陝西省第三批“組團式”援藏教師張錦龍在拉薩阿裏地區高級中學田徑場上給高三體(ti) 育特長生上專(zhuan) 業(ye) 課的一幕。

  2022年7月,得知陝西省選派第三批“組團式”援藏教師啟赴西藏拉薩阿裏地區高級中學開展支教工作,在寶雞市岐山高級中學任教的張錦龍第一時間報了名。同年7月26日,他從(cong) 陝西乘機飛往西藏,來到拉薩阿裏地區高級中學,成為(wei) 一名援藏教師,走進校園大門的一瞬間,“越千裏征程 育桃李芬芳”這句話開始在他的心間跳躍。

  作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的體(ti) 育教師,為(wei) 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他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與(yu) 學生性格特點、學習(xi) 實際相結合,運用“熱身—教學—練習(xi) —拓展”的四部教學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練、練中思”。“張老師的課有趣、有料。”在張老師的指導下,高二體(ti) 育特長班學生桑嘎頓珠的體(ti) 育專(zhuan) 業(ye) 成績有了很大提高,麵對明年6月的高考,桑嘎頓珠臉上多了一份自信。

  為(wei) 了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除了經常開設組內(nei) 公開課外,張錦龍還積極對外開設展示課。“每一次教研活動,張老師都很認真負責。在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主動參與(yu) 教學內(nei) 容的討論,教學重難點也進一步明確,整個(ge) 教研組的教研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拉薩阿裏地區高級中學體(ti) 育組教研組長洛桑曲傑表示。

  在一次參與(yu) 學校“三聯三進一交友”和黨(dang) 員教師“三包”活動中,細心的張錦龍發現所帶班級裏的學生朗嘎卓瑪神情憂鬱。

  “最近學習(xi) 怎麽(me) 樣?有什麽(me) 困難就和我說,也許我能幫到你!”走到朗嘎卓瑪身邊,張錦龍小心地詢問。

  隨後,在兩(liang) 人的聊天中,張錦龍得知朗嘎卓瑪家庭條件困難,姊妹3人,學習(xi) 成績在班上是中等水平,她希望自己能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可現實卻讓她倍感焦慮。

  “不要擔心,有老師呢,我來幫你,我們(men) 一起麵對。”望著朗嘎卓瑪,張錦龍說。

  從(cong) 那之後,隻要有空閑,張錦龍就會(hui) 給朗嘎卓瑪輔導作業(ye) 。同時,利用課餘(yu) 時間走進宿舍、走訪學生家庭,跟學生交流談心,幫助學生解決(jue) 生活上的困難。

  “張老師總喜歡和學生親(qin) 切交談,了解其家庭情況、生活狀況,特別對學習(xi) 主動性不強的學生,給予他們(men) 精神上熱情鼓勵、生活上噓寒問暖、行為(wei) 上耐心示範。”聊及身邊的這位同事,拉薩阿裏地區高級中學德教處主任吳強說。

  說起自己的學生,張錦龍總是親(qin) 切地稱為(wei) “孩子們(men) ”,一年多的相處和相伴,孩子們(men) 也漸漸把他當作一位“大朋友”,彼此之間初次見麵時的緊張、怯生變為(wei) 熱情、喜愛,越來越多的學生主動和他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心底的秘密。

  登高山務攻絕頂,賞大雪莫畏嚴(yan) 寒。“援藏是難得的人生曆練,是一份責任、一種奉獻,更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很享受。”一年多的援藏生活,更讓張錦龍堅信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是無悔的,“看著課堂上孩子們(men) 眼裏有光,懷揣夢想的模樣,我從(cong) 心裏覺得值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