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下,定日縣曲洛鄉(xiang) 措昂村的受災群眾(zhong) 安置點傳(chuan) 來陣陣歡聲笑語。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應急心理救援隊專(zhuan) 家、“甜心姐姐”譚惜仁組織帶領80餘(yu) 名安置點的小朋友們(men) 進行遊戲、繪畫、運動等活動,並以孩子們(men) 為(wei) 橋梁,走入相關(guan) 受災家庭開展震後心理疏導工作。
1月7日9時5分,西藏自治區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裏,波及定日、拉孜、薩迦、薩嘎、定結等5個(ge) 縣26個(ge) 鄉(xiang) 鎮206個(ge) 村(社區),約6.15萬(wan) 名群眾(zhong) 不同程度受災。麵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難對家園的摧毀破壞,災區群眾(zhong) 容易產(chan) 生憤怒無助、焦慮恐懼、震驚否認等各種心理異常波動和急性應激反應。因此,在全力開展人員搜救、妥善安置受災群眾(zhong) 之餘(yu) ,對災區群眾(zhong) 尤其是婦女兒(er) 童等弱勢群體(ti) 開展心理疏導不可或缺。
震後心理疏導是災後重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緊急繁雜的救援現場也較容易被忽視。受災群眾(zhong) 被地震挫傷(shang) 而引發的情緒洪流需要“泄閘”,心靈的裂痕需要借溫暖的援助之手撫平。災後重建起的不僅(jin) 是嶄新的家園、安穩的社會(hui) 秩序,還有人們(men) 向陽而生的信念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如今,在嘎旦村、措昂村等村莊,多個(ge) 心理疏導服務點正搭建起一座座堅固的“愛心橋梁”,傳(chuan) 遞陣陣溫情,讓冬日瑟縮的心靈不再寒冷。(新利平台 文/李一凡 圖/趙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