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讓無人機助力生態管護
10月20日,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聯合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主辦的“UNDP-GEF加強青海湖——祁連山景觀區保護地體(ti) 係項目·海西州生態管護員能力建設培訓班”在德令哈市開班。
培訓由青海大學農(nong) 牧學院等單位的專(zhuan) 家和講師采取理論培訓與(yu) 現場實地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海西州各地區的70名生態管護員參加了培訓。
“推動油門一定要緩慢,即使已經推動一點距離,電機還沒有啟動也要慢慢來。這樣可以防止由於(yu) 油門過大而無法控製飛行器。”
“離開地麵約1米後開始降低油門。”
10月24日下午,此次培訓的最後一堂課——無人機操作技能現場培訓在海西州體(ti) 育中心進行。
“海西地域廣袤,人口密度小,保護區內(nei) 非常適合利用無人機巡護和監測,所以此次培訓首次在海西州引入無人機操作技術,幫助管護工作更有質量地開展。”全球環境基金青海項目的監測評估官員王宇航介紹。
無人機,對大多數管護員來說,還是個(ge) “新玩意”,在操作員的講解下,他們(men) 聽得格外專(zhuan) 心。
“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在湖北省通山縣就利用無人機通過準確判斷,鎖定森林火災地點,還可以為(wei) 森林病蟲害防治、動植物保護等提供決(jue) 策依據。”德令哈市林業(ye) 和草原局生態管護員鬆生珍說。
天峻縣林業(ye) 和草原局生態管護員索南周加思索著說:“平時徒步巡河,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盲區和死角,如果今後可以通過無人機巡河,那就可以從(cong) 更高的視野、全方位巡視河道的情況了。”
……
在實操講解員介紹無人機飛行高度、續航時間、信息傳(chuan) 輸、視頻、航拍片清晰度等功能的同時,管護員們(men) 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討論著無人機給工作能夠帶來什麽(me) 樣的幫助。
海西州林業(ye) 和草原局辦公室主任袁藝介紹,“十三五”期間,海西州不斷依靠科技力量提高生態管護水平。柴達木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當地氣象部門,結合都蘭(lan) 分區幹旱少雨的實際情況,采用人工增雨作業(ye) 方式進行降雨。在巴隆地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ye) ,有效促進了柴達木盆地自然保護區荒漠生態環境係統的修複。借助無人機技術開展林業(ye) 病蟲害防治工作,完成了由機械化防治向智能化防治的轉變,提高了防治效果。並且在德令哈、烏(wu) 蘭(lan) 等地搭建了3處視頻監控係統,對保護區重要棲息地進行實時監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首個濕地保護項目通過評審
近日,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了2020年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湟水流域國家濕地公園適生植物選育及示範推廣項目實施方案”。[詳細] -
大美濕地:青海高原上的“地球之腎”
他感到自己在一天天和這片廣袤的濕地融為一體,他已離不開濕地,他知道,濕地的良好保護也同樣離不開他們這些管護員,離不開每一名細心嗬護它的牧民。[詳細] -
青海省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11月17日下午,青海省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聽取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工作總體進展情況匯報,審議有關報告,研究部署具體任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