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哈河走向祁連山國家公園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紮實推進木裏礦區綜合整治、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
入冬不久,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天峻縣周邊區域已是寒氣襲人。遠處的山巒披上了皚皚白雪,布哈河河穀裏寒風刺骨,沿河地帶的灌木叢(cong) 已變得枯黃。
車出縣城,幾公裏的路程後便來到了位於(yu)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城東(dong) 南部的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園內(nei) 寒風凜冽,一叢(cong) 叢(cong) 沿河向遠處延伸的灌木枝條上掛著不易融化的霜雪。一早,天峻縣新源鎮林業(ye) 站站長索南才讓便帶領著十幾名生態管護員在巡護,一邊防止外來人員進入園區,以免造成火災,一邊清理雜草、剪下枯死的灌木,為(wei) 來年的補植補栽提前打好基礎。在寒風裏忙碌,管護員的口罩、圍巾和帽子上哈氣成霜。
“保護好這塊濕地不容易,但大家都願意盡心盡力地付出。大家都明白,保護好這裏的生態就是在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出力。”索南才讓說,濕地保護和建設得以連年推進,離不開當地群眾(zhong) 的廣泛參與(yu) 和支持。
天峻縣充分利用實施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yu) 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帶來的機遇,依托濕地保護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濕地保護麵積20萬(wan) 公頃。通過實施濕地保護與(yu) 恢複項目,逐步恢複項目區的濕地生態功能,項目區的濕地退化趨勢得到遏製,濕地生態係統在恢複完善中日趨好轉。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已經形成了濕地保育區、恢複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與(yu) 管理服務區5個(ge) 各具特色的生態保護和建設功能區。
離開濕地園區,在公路上持續前行,不久便來到一處三岔路口,通往祁連山國家公園緩衝(chong) 區的蘇裏鄉(xiang) 便在這裏分道。砂石路起起伏伏,公路一側(ce) 是連綿的山巒,山上的植被已幹枯。同行的縣林業(ye) 和草原局辦公室主任劉占偉(wei) 說,夏秋時節,這些山上都是綠油油的。沿途與(yu) 公路忽左忽右結伴而行的河流也都是一派清澈,這綠水青山的畫麵,是因為(wei) 實施了總投資2.1億(yi) 元的15個(ge) 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試點項目換來的。
在一處靠河流的轉彎處,是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的三河源區,身邊的河流是遠處布哈河的一條支流,河岸已有結冰跡象,河水清澈見底。幾名管護員正在修補沿河建起的網圍欄。劉占偉(wei) 說,正是因為(wei) 這樣的精心護衛,才為(wei) 下遊布哈河的良好水質提供了保障。
在一處山腳下的開闊緩坡地帶,雖然草已枯黃,但能看出地上的牧草明顯帶有機播的痕跡,牧草成壟生長在這裏。劉占偉(wei) 拔起一根牧草說,這樣的牧草已生了根,說明已經在人工機播後成活了。
數載之功已見成效。天峻縣通過推進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試點項目,已完成三河源區“黑土灘”退化草山綜合治理工程、濕地保護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工程等12個(ge) 項目。爭(zheng) 取8733萬(wan) 元資金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與(yu) 建設綜合治理工程、退化草地補播、沙化草地治理、有害生物防控等草原生態項目,為(wei) 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進一步完善草場流轉機製,443戶牧民23.82萬(wan) 公頃草原使用權實現規範化流轉。結合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製,全麵推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製度,遼闊的天峻草原生機勃勃,顯現活力。
前行的路上往來的車輛越來越稀少,隨著從(cong) 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緩衝(chong) 區域的牧戶分批搬遷,公路兩(liang) 側(ce) 的遼闊草原顯得寧靜和諧。駕駛車輛的師傅說,早些年這條路上大車晝夜不停地跑。隨著生態保護和修複工程的日益強化,公路上的車少了,片區的生態功能正在得到治理和修複。期間,我們(men) 遇到從(cong) 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核心區搬遷到蘇裏鄉(xiang) 措爾崗村的村民才讓東(dong) 知,他正往新的安置點搬運家裏的東(dong) 西。才讓東(dong) 知說,因為(wei) 在這裏生活時間長了不想搬,當了解到這是關(guan) 係到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的大事,一家人也就心甘情願地搬了出來。
在離天峻縣城140餘(yu) 公裏的一片海拔4300多米的草原上,石質的祁連山國家公園界碑矗立在蘇裏鄉(xiang) 的區域裏,界定著土地的區劃,也界定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集成示範
7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承擔的“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集成示範”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詳細] -
稱多縣:為野生動物保護監測員“充電”
日前,由稱多縣森林公安局和北京海澱區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舉辦的2020年稱多縣野生動物保護監測員培訓班舉行。[詳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草原上的“紮河” 走出特色生態致富路
2016年起,紮河鄉借助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體製試點強有利契機,精準選聘草原生態管護員。[詳細] -
瑪可河林區再次拍攝到黃喉貂
12月1日早晨,青海省瑪可河林業局職工在瑪可河對岸發現一隻正在覓食的黃喉貂。黃喉貂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詳細]